脱贫攻坚——这场历时八年的艰苦战役,堪称载入人类史册的中国奇迹。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回望八年征程,历史记住的不仅是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以及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这些数字,更记住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那条路、那片林、那个乡镇、那些人……他们共同构成了脱贫攻坚这幅宏伟画卷的时代底色。中国之声推出脱贫攻坚特别报道:《历史会记住》。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独龙江峡谷,深藏在滇藏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古老神秘的云南独龙族世代生活在这里,曾长期与世隔绝。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只能靠马队一步步翻越雪山、把生活物资运进大山深处。独龙江乡干部潘锦绣对那段人背马驼的艰苦岁月至今记忆犹新:“过去沿江两岸只有崎岖狭窄的小道,绝壁处只有木头搭成天梯爬行,渡江靠溜索桥、木桥、吊桥之类的,60年代才有了人马驿道。一直到1999年,这是咱们独龙江的第一条公路。”
  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一圈圈的盘山道像螺丝钉一样,这就是独龙江公路。尽管已经4月,这里依旧大雪纷飞。独龙江乡交警中队张红辉队长,是最熟悉这条路的人,连途径的794个弯道都挨个数得出来。张红辉介绍:“当时可以说‘半贯通状态’,还要经过20公里的雪山路,就是老的隧道垭口。以前常说独龙江有半年的大雪封山,就是封山那一段距离。”
  2011年,独龙江公路开始改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三年后,世世代代独龙族期盼已久的高黎贡山隧道终于贯通。天堑变通途,独龙江乡从此真正拥抱现代社会,老乡们的生活也更有奔头了:不仅可以外出打工学习技能,还可以把自己种的草果、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外地,实现脱贫致富。
  家住独龙江乡孔当村二组的孔志强,就是靠种草果脱贫致富的能手。孔志强告诉记者:“第一年挣了360块,卖得最好的那一年有32000块的收入。” 
  崇山峻岭中,一排排整洁的安置房次第排列,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柏油路、小汽车、木柴、火塘……这里有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也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独龙族名副其实“一步跨千年”。独龙江乡书记余金成说:“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云南大山深处的村民,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溜索出行的历史。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一条条走出大山的路,终于圆了贫困群众走向外面世界的梦想。而同样为了脱贫致富,远在2000公里外的井冈翠竹,却把一个又一个老乡留在了家乡林海。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的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作家袁鹰所描述的《井冈翠竹》,如今有52岁的护林员赖发新守护。春节前夕,在江西井冈山市茅坪镇的高湖山上,身着迷彩服的赖发新,拿着扩音器沿着陡峭山路走进竹林深处。赖发新发现,在刚刚挖过冬笋的地方都被立刻回填了山土。“回填以后对来年的春笋也蛮好,会长得更茂盛更大。到下一年再挖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冬笋,大家保护意识比以前强好多。”
  赖发新说,过去村民挖到冬笋要运到几十里外的圩镇上卖,一斤只卖2块钱。而现在冬笋成了“山珍”,不出村每斤就卖8块。除了冬笋,昔日烂在山上的毛竹如今也成了抢手货。“一般是收去加工笔筒、牙签筒这一系列工艺品。一节就可以抵个几块钱,像这根竹子20来节,它可以值到100块钱。”
  井冈山自2016年起严格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全市40%的国土面积被划为禁建区,任何人不能破坏一草一木。也是在那一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赖发新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971亩竹林便是他要守护的“宝贝”。赖发新说:“我们既是生态护林员,又是生态消防宣传员,两个职责,现在一年有一万二千块。”
  一山一树,都有人管护。如今井冈山森林覆盖率已达86%,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茅坪镇神山村村委会主任彭展阳说,绿水青山的“颜值”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2017年,井冈山率先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现在做旅游这一块需要生态,需要秀美山庄,自己也有这个意识,保护这样的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财源。”
  脱贫致富是贫困百姓祖祖辈辈怀揣着的梦想,也是他们“中国梦”的起点。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2018年,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远在贵州黔西南三宝彝族乡的杨登贵生活也有了新盼头,他和1317户人家一起,举家搬出大山,变成了新市民。
  一栋栋红墙灰瓦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房前屋后鸟语花香。杨登贵搬进了一栋80平米的两层小楼,雕梁画栋的结构让他和家人欣喜不已。“当时看到觉得有点惊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一点,然后就杀鸡啊、煮饭吃,(终于)有自己的新房子了,特别开心嘛。”
  三宝彝族乡曾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龙汉勇介绍,这里四面环山,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毛马路,土地破碎、贫瘠,全乡超过4成是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成了他们脱贫的唯一途径。“我们带他们出去不是逼他们搬,是让他自己想。你看一看,然后想一想,再比一比。最后啊,算一下账,经济的账、家庭的账,还要算子孙的账。”
  2018年8月开始,三宝彝族乡分批搬迁到了位于晴隆县城的阿妹戚托小镇。小镇专门成立了“搬迁新市民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群众就业需求台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百个求职意愿。工作人员彭永贵说:“三宝有一个350亩的产业园,目前引进了9家企业,其中有4家是我们的扶贫车间,老百姓就近实现了就业。现在整个三宝彝族乡户均就业是2.4人。”
  作为全国唯一个整体搬迁、也是全国最后一批摘帽的贫困县,老百姓的日子终于红火起来了。每一个新搬进阿妹戚托小镇的三宝人都有了新的身份证件,“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就医、入学也可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
  晚上八点,在阿妹戚托小镇的广场上,篝火晚会如约而至。围着熊熊火焰,踩着欢快的节奏,身穿彝族服装的搬迁群众们手拉手,在欢歌笑语中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华章。“一开始在老家是不想搬的,但是一来这住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这挺好的,就不想回了。小孩读书方便,看病方便,买菜、上街都方便。”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井冈山护林员赖发新林海里穿行窸窣的脚步声,听到了甘肃女工马祖比代清晨上班匆匆的脚步声,听到了贵州三宝彝族乡龙汉勇带领群众易地搬迁忙碌的脚步声。然而,还有一个人的脚步却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她就是把青春永远留在了大山深处的第一书记黄文秀。
  黄文秀的脚步,踏遍了百坭村的每一寸土地,这里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的深度贫困村。她经过走访调研,申请为百坭村安装太阳能路灯,村民走夜路不再打手电筒,光亮就此照进了村民的心里。
  百坭村委主任班智华说,打开黄文秀的驻村日记,上面绘制着贫困户地图,标注着每一户贫困户的姓名、位置和致贫原因。“我们百坭村有195户贫困户,她一户户遍访记录,贫困户需求什么,她就积极地去跑项目,帮群众提高收入。”
  为了帮村民甩掉穷帽子,黄文秀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把村里种植砂糖橘管护最有经验的班统茂发展为了致富带头人。班统茂说:“2018年我卖8万斤,2019年卖10万斤,除了成本收入在10万左右。今年(2020年)为止我们大部分进入丰产期,应该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还多。”
  现在,百坭村的砂糖橘已达到2000亩,辐射带动300多农户实现增收,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甜蜜产业”。
  为解决蔬果运输难题,黄文秀曾多次到县里申请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一年多后,她牵挂的22公里“产业路”已全部建成通车。百坭村通往小康的路,终于亮堂了,她却永远看不到了。班统茂说:“2019年年底政府帮我们把这条主路搞通了,卖果我们全部走这个水泥路了,这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真的是帮了很大的忙。”
  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的书桌上摆放着两本驻村日记和一本关于长征的书,叫《西行漫记》。在她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扶贫工作,就是她心中的长征。“乡村振兴关键在青年,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农村发展。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黄文秀没能走完自己心中的长征路,但无数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用责任与担当和她共同完成了这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历史会记住那普通的“一条路”“一片竹林”“一碗面”,那是奋斗者们的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历史会记住那小小的“一个车间”“一座乡镇” “一位第一书记”,那是“绣花功夫”的中国样本。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已然完成,但时间的长河从来不会为谁而停留,在徐徐铺开的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中,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