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本福岛附近海域又发生5.2级地震,此前7.3级强震已致上百人受伤。专家预警:一周内或还有强震。

  相关日本官员表示,这次日本地震暂时没有海啸风险,但仍然建议沿海地区的民众尽快撤离。那么,什么情况下地震会引发海啸?日本又为何频繁发生地震?中国之声《新闻地理》,有请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地理教师孙同辰。

  地震指的是大地的自然震动,是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内部聚集的力量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错动,急剧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地表的震动,这时就会发生地震。

  一次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叫做震级。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只有200万焦耳,相当于不到0.6度电。三级以下的称为无感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五级以上的才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升高一级,能量增加到33倍。地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做震源,按其深度分为深源地震(300~70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浅源地震(70km以内)。深源地震哪怕是震级高,破坏力也很小。

  全世界分为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地震造成的危害首先体现为房倒屋塌,致人伤亡,还有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火灾、海啸、瘟疫等。

  地震引发海啸的过程,好比用洗脚盆洗脚。水放的比较多,脚突然动了一下,水可能就泛起了波浪,洒了出来。海啸发生时海上的波高很小,几乎无法察觉,也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到了近岸地区,波高会由于水深变浅而迅速增高,形成高达38米的巨浪,造成巨大危害。

  地震的预报基本都是震了之后,我们才知道。至于这次是否会引发海啸,日本方面说目前还没有风险,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余震。这次日本福岛附近海域13日晚间又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55公里,后续又发生5.2级地震。这个地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著名的有:一是1896年明治三陆大地震。由于震感微弱,许多人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然而,地震35分钟后,第一波海啸冲击到三陆海岸;几分钟后,第二波海啸也紧随而来,巨浪高达38米,最终造成近万座房屋被毁,22万人死亡。二是1933年昭和三陆地震。1933年3月3日2时30分,同样的海域发生了8.1级地震,地震引发破坏性海啸。30分钟后,海啸袭击了本州岛东岸,地震和海啸共造成1500余人死亡,1500余人失踪。1958年在海域沿岸建设了防波堤,并成功减少了196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危害,但是该防波堤被2011年地震引发的海啸全部摧毁。三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外海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巨型海啸,共造成15800余人死亡、2500余人失踪。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并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其影响到现在仍然没有肃清。

  应该说日本对地震的防御还是重视的。这里面既有其国土狭小、多强震的原因,也和日本经济发达有关。但是日本防御海啸的能力却远远不足。我们密切关注这次地震的后续情况,比如有没有余震、会不会产生海啸,本来就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的福岛核电站会不会发生危险,以及日本方面如何应对。

  地震的预报极其艰难,比天气预报难得多。首先,收集数据极其艰难。地球平均半径6371km,最深的深源地震发生在700km深处,而我们最深的矿井才十几公里深。其次,我们缺乏较好的数理模型,更多停留在猜想、假说的层面。所以对于地下的情形,我们知道的比对于1.5亿公里外的太阳还少,期待着人类能逐渐解开地球内部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