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郭静 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这个新春佳节,许多医护人员仍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国家新冠肺炎危重症临床救治专家组专家钟鸣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去年此时,钟鸣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而现在,他刚刚完成了在长春的医疗支援任务。11日晚,他在隔离酒店里和曾经一起在武汉支援的医护战友们吃了一顿云端的“年夜饭”。虽然连着两个春节没能在家过年,但钟鸣说,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小时候,听到了鞭炮声,我就感觉到今天是和往常不一样的日子,能够唤起幸福感……‘保留曲目’是我爸爸烧的梅干菜扣肉……”鞭炮和爸爸做的梅干菜扣肉,是钟鸣心中属于幸福的味道。这种幸福,是年,也是团圆。

  记者:您会吗?

  钟鸣:我没学会。一方面比较忙,一方面在爸妈面前我还是小孩子,感觉我们家里定位好了,就是吃爸妈烧的菜。

  但这道菜,去年春节,钟鸣没吃到。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他只身逆行,这一去,就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病房坚守了75天。

  他后来形容,那两个多月是把10年、20年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高度浓缩了塞进脑子里。在武汉的两个多月,钟鸣瘦了十斤。钟鸣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背靠背,度过了那些日日夜夜,在属于我们自己的战壕里面没有退缩,一起经历这场在我看来是非常伟大的战役,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从武汉回来后,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工作中要求更严苛了。他常常想起初到武汉时的那些艰难,他说回到中山医院,在这样好的条件里,“我不想留下一点遗憾”。

  1月19日接到驰援长春的任务,其实和上一次一样匆忙。第二天就是农历腊八节,接到出发的指令,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赶去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钟鸣说:“其实这次就相当于是一次平常的出差。脑子里装了经验,身体里打了疫苗,感觉没有什么是未知的,是‘一切都是有准备’的一次医疗任务。上次去武汉,高铁开到湖北境内,车厢大概就我一个人,但这次飞机上基本上是满舱的。虽然我是一个人去抗疫的,但是一同回吉林、回长春的人很多……这次在吉林的疫情有个特点,就是老年病人多,转变成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就会高。虽然我们了解了疾病演变的规律,但是这个过程还是有挑战的。”

  钟鸣的手机里有个微信群,名为“永远的南六”,那是和金银潭南六病区战友的微信群,是他和武汉的牵挂。钟鸣说:“我们群时不时大家都会冒出两句来。正好我去长春前一个礼拜还是十天左右,湖北省的医疗队也准备好了,随时准备支援东北,很多战友都报名了。当时我在群里面给他们发‘肌肉’的标志——加油。结果没想到我先走了,他们给我发‘肌肉’的标志。”

  作为最早逆行者,回到上海后,人们给予钟鸣很多荣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劳模……但在诸多奖杯、奖牌中,他最爱的却是南六战友自己设计、送给自己的奖牌。微信群里,大家热烈讨论什么图案好、满意不满意。钟鸣说:“离开武汉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想再回到武汉,再回到金银潭医院。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或者工作原因还暂时没有成行,但是我们非常期待能够跟他们再次相聚,聊一聊以前发生的那些故事,我相信一定是非常令人期待的日子。”

  虽然逢年过节工作在病房,对一个重症医生来讲再平常不过,但连着两年春节不在家,而且让她们为自己担心,他还是对太太和女儿多了很多歉疚。钟鸣说:“我女儿其实很不善于言辞,‘爸爸,你当时好危险,我好担心’这种话是不会说的。爱在心里口难开,我女儿很想我,她不会说的,甚至不会露出一个关切的表情,但是我就知道她不希望我离开她。学校可能想邀请我去做报告,她从来都是反对,‘爸爸,千万不要’,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说到这个事,她有点自豪。”

  心在一起,家就不远。钟鸣也在等春来,盼团圆。钟鸣说:“能够尽快地控制疫情,让大家能够像往常一样正常地去上班,去生活,是我新年最大的心愿。需要我待到什么时候,我就待到什么时候,这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家里人也非常理解。我们的职业要保证多数人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团圆在家里面。而且我们还可以期待来年,来年我们还是会再相聚的。在抗疫的前线,我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看到我状态挺好的,就像去年一样,她们能够安安心心地在家里。我也能够在线上看到她们在看电视,我家还有两只猫,看到她们抱着猫一起感觉就很开心了。很多时候我觉得连线连上了,其实不需要很多的话,相信她们看到我在镜头前,她们也就很满足了,这是属于我们家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