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记者郭威 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你不知道的春运》10日推出:高铁动车上的“全科医师”。

  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沈阳动车段应急指挥中心夜晚的宁静,一辆线上运行的动车出现故障。

  中国铁路沈阳局沈阳动车段技术支持中心主任王宁江立即远程指挥处理,仅用了4分钟,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列车得以继续安全平稳运行,而高效机动的工作状态正是王宁江工作的常态。

  “随时随地给出故障和问题的处理方案,尤其是在动车组运行的过程中,要时时监控各项数据及其运行情况。有突发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快速提出处理方案,所以经验很重要,很多故障都需要印在脑子里。”王宁江说。

  提起动车段,人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动车4S店”,白天在轨道上跑了一天的动车,到了晚上就要到这里调试修整,确保安全上线运行。王宁江告诉记者:“我们不仅需要进行一级修、二级修,还有临修作业,还要盯控线上的运行动车组的状态,还得对每趟动车组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动车组标准化检修的相关工作,这涉及到每一位旅客的安全以及动车组的平稳运行。所以我们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头,不能有任何松懈。”

  24小时盯控线上列车,夜晚指挥运维入库列车。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数据分析中心、技术支持中心这三个动车组安全运行的核心部门负责人,王宁江的工作常常是“5+2”“白+黑”。特别是春运期间,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在检修车间和应急指挥中心之间来回不停穿梭。王宁江说:“检修车间到我们应急指挥中心大楼有一千多米,忙的时候需要跑几个来回,而且应急指挥中心在四楼,冬天的时候跑起来也是一身汗,但习惯了,当锻炼身体了。”

  深夜的沈阳寒风彻骨。沈阳动车段南动车所里却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因为每列动车只有四名检修人员,登车顶、进车厢、钻地沟……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里,检修师们不仅要分秒必争,还要事无巨细。一个作业流程下来,常常是满身油污,汗水淋漓。

  “地沟作业需要一直猫着腰;车下转向架,还有设备仓这些地方都要爬上爬下进行检查;车顶这个部位离地有四米多高,上面的受电弓、绝缘子,还有高压的一些设备,每个部位都要进行仔细检查,衣服因为出汗都没干过。”王宁江告诉记者。

  一列动车,8节车厢,209米长,上万个零件。检修师们每天都要走上几万步,一套动作更是要重复成百上千次,精确到每一个零件、每一条裂纹。王宁江说,这还仅仅是动车段工作的一小部分。“我们相当于一名医生,从内科到外科,到神经科。白天动车组运行时是‘急诊大夫’,晚上动车组回库检修时是‘体检大夫’,遇到疑难杂症,又变成了‘会诊大夫’,可以说是‘全科医生’了。”

  列车运行无小事。为了保障设备安全,王宁江每天都要带领团队对每一列列车进行功能性测试和数据采集,诊断列车健康状态,“调理经络”。他说:“其实最难的是未知的问题,像今年复兴号三代上线运行,这个车型对我们来说还存在很多未知的困难,我们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一转眼,王宁江来到沈阳动车段工作已经十四年了。无论是京哈开通还是盘营联调,无论是冰雪骤降还是雾霾天气,无论是应急处置还是冗余故障研判,只要动车组出现了问题,他总是冲在前面。截至目前,仅他一人处理的高压系统故障就达百余件,但王宁江说,最让他自豪的是他带领的以“90后”为主的动车检修团队。“我们团队有近200人,是一支以大学生为主的一线动车组故障排查队伍,其中‘95后’就有60多人,占了近三分之一。别看他们年轻,不少人都是‘技术状元’,是已经可以带徒弟的‘老师傅’了。”

  王宁江的妻子也是一名铁路职工,还是今年春运首次上线运行的“战寒神器”第三代复兴号动车组的列车长。每年春运,他们夫妻二人都要坚守岗位,忙起来常常好几天见不到面。王宁江说:“好几年春节我都没回家过年了,虽然总见不着,但我们检修维护的车正好也是她要走的车,相当于通过火车见面了。我努力保障列车的状态,也就是保障好她和旅客们的生命安全吧。”

  早上6点,随着车间库门缓缓升起,又一列检修过的动车缓缓驶出了车间。一阵寒风迎面吹来,王宁江紧了紧披在身上的大衣,目送列车远去。他说:“大家认为车出库就是结束了,其实出库之后,我们还得保证车能够正常运行,同时我们还要保证车能够正常返回,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工作,车出库了才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