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朱宏源 张闻)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月4日,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当奥运圣火再次点燃,世界目光也将再次投向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面对疫情带来的连锁挑战,冬奥会筹办工作通过了“压力测试”。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目前,北京、河北两地三赛区正在全力书写冬奥会筹办与本地发展的两份优异答卷。

  “国际奥委会非常荣幸地宣布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时光飞逝,2021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迎来了倒计时一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过去五年多以来,冬奥筹办的 “中国速度”举世瞩目。

  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外立面被灯光点亮,截至目前,北京冬奥会所有12个竞赛场馆已经全部如期建设完工。

  “丝带飞舞”“如意卧雪”,现代高科技框架支撑起充满中国传统诗意的外观,冬奥场馆英姿初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总工程师李久林告诉记者,未来观众走入北京冬奥会场馆将会享受智慧赛场带来的全新体验。“从我们的规划设计到施工,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场馆的智慧化运维。所以我们的数据也是全生命周期的贯通,实现集成应用。在建设一个实体的速滑馆的同时,还要建设一个数字的速滑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运行和服务。”

  目前,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由建设阶段转入测试就绪阶段。各竞赛场馆的场馆运行团队已经全部组建完毕,并入住办公。国家体育馆冰球竞赛副主任李余天介绍:“从12月22日开始,北京冬奥组委各个业务口来到国家体育馆进行集中办公。各业务口的场馆运营团队内部,包括跟国家体育馆业主单位,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部门逐渐地磨合、融合,我们都非常有信心。”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球体坛的固有节奏,但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期表示,在疫情挑战之下,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展相当顺利,这几乎是一个奇迹。未来一年,北京冬奥组委还将与国际奥委会、各国代表团等等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疫情防控政策与运行方案,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一流的赛事服务。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于德斌表示:“成立了专家领导小组,为我们下一步的整个防疫工作进行了保障。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个场馆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的指南工作,同时现在也在加强各场馆的测试活动进行服务和指导。”

  建设者们日夜兼程的同时,运动员们也在快马加鞭备战2022。平昌冬奥会后,他们以四年为周期“扩面、固点、精兵、冲刺”,一年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目前,覆盖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的国家集训队已全部成立。过去,中国竞技体育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情况正在改变。

  就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极限运动会冬季赛,17岁的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夺得两金一铜,在该项目上实现了成绩突破。谷爱凌说她目前正在努力备战,希望能明年在家门口出色发挥,“我一直都在备战,每天都要想一下2022年的最大期待,希望能拿到好成绩。”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不仅改变了中国冰雪运动的面貌,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五年多前申冬奥时,中国向世界提出的“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到2021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到2.3亿。一些滑雪爱好者,甚至还将爱好变成了可以服务冬奥的技能。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外科医生林凡告诉记者,爱上滑雪后他加入了冬奥医疗队。“滑雪医生”们正在一边上班,一边加紧培训,希望能够为冬奥助力。林凡表示:“用最难的要求自己,最难的啃下来了,所有的就都能应对了。所以我们最盼望的(训练条件)就是恶劣天气,零下30度,大风、有冰,把问题都浮现出来,然后再去解决。”

  站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从场馆建设者到运动员,再到滑雪医生,每个人都是新时代中国冰雪事业的有力注脚,他们个人的梦想与体育强国梦、中国梦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