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7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核酸检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阳性结果可以作为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除了病毒潜伏期这个因素外,核酸检测由阴转阳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专家表示,多次核酸检测才呈现阳性的病例,一般出现在高风险地区或重点人群中。此前,在北京、大连、哈尔滨、青岛、海南等地都出现过三次以上核酸阴性而后转阳的病例。北京公布的一个病例,2020年12月26日作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2月27日至30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021年1月3日第4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020年5月哈尔滨一确诊病例,前7次检测为阴性之后转阳。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分析:“(核酸检测由阴转阳)有多方面的原因,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疾病呈现多样性。可能存在少见的长潜伏期病例,也可能是密切接触者在解除隔离时,核酸检测试剂敏感性存在问题,还有可能是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间被感染,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存在。我们正对这一现象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由此看来,核酸检测阴转阳可能和多种影响因素有关,病毒多样性、核酸检测试剂敏感性等都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该如何应对呢?冯子健回应:“提醒各地采取措施,比如,在入境人员解除隔离的时候,选用更高敏感性的检测试剂;改进采样方式,增加在其他部位测量,如采集粪便标本和肛拭子标本,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现在,正在救治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全员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的,充分说明核酸检测在落实“四早原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卫健委救治组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认为,避免假阴性,多次核酸检测有必要。童朝晖表示:“有的做10次(核酸检测)以后才阳性。如果说第二次全民核酸检测做完了,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多做几次核酸检测后,没有再发现阳性,应该是拐点出现了。实际上,全国各地的核酸检测支援队伍已到河北,核酸检测的能力以及质控、质量水平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