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1月7日消息(记者曹美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0年11月底,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一条海底电缆损坏,严重影响到乔治敦市四分之一的电力供应。在向欧美国家寻求帮助得不到回应之后,圭亚那政府向中国求助。接到委托求助后,宁波市迅速组织东方电缆有限公司的特别技术组于12月9日出征圭亚那。经过10多天的奋战,技术组不负使命,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帮助当地在圣诞节前夕成功修复供电。

  刚回到国内正在广州隔离的刘明,至今还在回想着过去20天内发生的那一幕幕。那一天是2020年12月2日,身为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刘明,刚刚执行完在江苏的一个海缆现场接头任务。在返回的路上,他接到了公司的电话,想派他去圭亚那首都抢修一条被损坏的海缆。没有多想,他就答应了。刘明说:“因为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劳模,也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工作做好。”

  圭亚那此次破损的这根海缆,刘明并不陌生,这是一条欧美品牌的海缆,早在2019年也发生过一次损坏,当时也是刘明带队去抢修。但这一次的任务,却因为疫情显得有些不同。刘明说:“那一次准备时间比较长,因为从接到任务到出发中间间隔3个月时间,准备比较充分。这次才几天时间,难度比较大一点。”

  欧美国家生产的海缆,为什么圭亚那要舍近求远,希望中国技术团队来帮助修复?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矗直介绍说,维修价格和服务质量是关键。“他其实刚开始也向欧美国家询问了,但是基本上没有人响应他。欧美国家的服务是低效高成本,我相信他们的响应应急能力跟中国完全是没法比的。”

  然而,在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注定了这一趟圭亚那之行是不平凡的。原本去趟圭亚那,起码需要3个月的准备时间。但圣诞节在即,圭亚那急切需要在节日前恢复供电,留给技术团队的时间只有22天。

  刘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宁波市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疾控中心准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外办设计出了最佳行程路线,此外还有6个专班分别负责落实技术组的行程单、邀请函、保险单、因公护照、酒店预订、接种证明、出境证明、两国免签协议等各项资料。只用了7天,12月9日,刘明等三人组成的特别技术组就从浦东起飞,远赴圭亚那。刘明说:“准备了防护服、护目镜、手套,而且我们在飞机里不吃不喝,到中转点才吃点东西。第一站,从浦东到索尔,停了一个小时,然后再飞阿姆斯特丹。十几个小时,尽量能不上厕所就不去上厕所。”

  12月12日零时,特别技术组抵达圭亚那首都乔治敦。来不及倒时差,三人就一头扎进了工作里。然而,国内这边都在牵挂着他们的安全问题。潘矗直说:“我们最主要担心的是人员安全问题,他们到了之后就马上作业,实在是太累了。我当时跟他们紧急请求,能不能让他们先休息一天。因为我怕疲劳之后,免疫力就低,就有可能感染到病毒。”

  抢修过程也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由于当地缺乏专业的团队和设备,光打捞海缆就花了6天时间。这时候,留给特别技术组的维修时间只剩下了6天。于是,三名技术专家早上六七点就出门,晚上干到12点才休息,争分夺秒修复海缆。刘明说:“海底电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要逐层恢复,恢复成高压电缆本体一样,所以程序、工序比较多,有8层,有导体、半导电、绝缘、屏蔽、金属屏蔽、注水铅套、外面的包裹带、外面的彩装,都要接起来。”

  经过“白加黑”“七加零”的紧张工作,海缆终于在当地时间12月24日修复成功,圣诞节当天,圭亚那首都乔治敦恢复了供电。12月29日,特别技术组在出色完成使命后,由圭亚那首都乔治敦机场乘机经巴拿马、荷兰回国。当刘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看到中国南方航空的飞机时,他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我出发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心中有信念,身后有祖国,定不辱使命,且平安回国。我身后有整个国家在推动这个事情,所以我放心多了。”

  宁波东方电缆特别技术组不辱使命,出色完成圭亚那海缆紧急抢修任务,得到了圭亚那从上到下的一致点赞。宁波市外办副主任陈国苗说:“总体来说,这次任务时间非常紧迫,路上也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我们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中国和圭亚那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