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记者丁飞 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0年12月25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5周年。作为亚洲第一个提倡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5年来,亚投行成员数由成立时的57个增至103个,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

  自成立以来,亚投行一直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和其他生产设施的发展建设,始终保持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给予的最高信用评级及稳定的评级展望,被联合国大会授予永久观察员地位。

  2015年12月25日,历经800多天筹备,一个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了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成立亚投行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暴露了原来西方主导的国际治理结构,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它们在世界经济的权重在下降,但在治理的权重没有下降。第二,世界上基础设施的缺口有几十万亿美元之多,巨大的资金缺口靠原来的国际金融机构,不可能去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亚投行为什么能一呼百应,是客观发展的需要,新兴国家增强国际治理话语权的需要,尤其是亚洲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设立之初,亚投行就聚焦发展中国家最紧缺的基础设施建设。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说,当年不少东盟国家还依靠水路交通,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靠航海,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发展,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泰国深刻意识到,通过获得亚投行的资助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帮助泰国成为地区经济中心,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中国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强大金融体系,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中国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泰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亚投行成立之初就积极加入成为创始国之一,坚信亚投行的成立将极大地促进本国和地区发展。”

  5年来,亚投行共批准108个项目,涉及28个经济体,投资总额超过220亿美元,在国际上展示了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在亚投行的官网上,可以清晰地查询到每一个项目的名称、涉及的国家或地区、融资方式及金额,甚至还有借款人及联系方式。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我们主要用在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资源的管理,这些最基础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要考虑亚洲国家的发展需要,但是还是面向全球。”

  巴基斯坦经济学家、中巴经济走廊研究员亚瑟尔·马苏德说,巴基斯坦是亚投行最大的受益国之一,过去5年,亚投行通过对巴投资、融资、贷款等多种方式,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民生等领域的发展。“2019年,亚投行对巴基斯坦包括公路等四个领域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投资,亚投行已经在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正是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虽然中国是亚投行的发起国,也是最大出资国,但获得最多融资支持的是印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亚投行的包容性。他表示,亚投行是国际金融机构,尽管中国是最大的出资方,但并不是中国的银行,特别强调开放包容,特别强调这些国家的自主选择。他指出,亚投行主要的获益者是印度,还有其他的一些亚洲国家,包括现在亚投行100多个成员国。发达国家参与融资,甚至它的一些业务可能将来还会超越亚洲本身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不是出于私心,确实出于公心,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亚投行迅速行动,成立了初始规模1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支持成员克服疫情带来的经济、财政和公共卫生压力,后提升至13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席克里姆别托夫评价说,亚投行发挥了多边和区域开发银行在协调应对全球重大危机时的重要作用。

  亚投行副行长艾德明近日对外透露,亚投行未来的四个重点工作领域是气候变化、互联互通、数字基础设施和私人基金投入。王义桅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化需要在前进中转型,向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亚投行应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尽快走出衰退。

  王义桅表示,基础设施有乘数效应,带来经济发展未来长远的持续的动力。尤其像新型基础设施,疫情以后特别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由于居家办公、网上会议、远程医疗,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所以首先要解决亚洲基础设施,尤其是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要让基础设施要实现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而是民生的改善,让各国摆脱疫情的冲击,经济衰退的冲击,会起到非常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