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号称史上最严的“禁塑令”今年年底将迎来第一阶段大限,包括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搅拌棒等一系列塑料制品将被禁止使用,减塑、禁塑有望“换挡提速”。如何有效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让限塑从纸面走向行动?

  囤货,是楼仲平今年的关键词,他是国内一家吸管公司的董事长。从十几年前开始,他的公司就开始布局可降解吸管等制品,而在今年,来找他的国内订单多了,他的产品将用于填补一次性塑料吸管被禁以后留下的真空。楼仲平说:“今年下半年八九月份,主要在奶茶连锁餐饮业和一些比较大的国内客户上开始有变化了,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供货了,有一部分客户几个月前就开始供货了。我们认为这次国家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我们今年大概百分之七十几是可降解的,还有20%左右是塑料吸管,但是过了年,国内市场慢慢‘禁塑’之后这个数字也将进一步压缩。”

  按照今年一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阶段禁止13类塑料制品;其中2020年底前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刀叉勺将在部分区域禁止使用。此外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不可降解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棉签也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专家表示,从总量上看,我国是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兵说,在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方面,我国已有一些成熟的实践。未来的治理重点就是上述生产流通和使用上难以回收、再利用价值低、容易向环境中泄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2019年的数据,中国的废旧塑料中有大约1/3被材料化回收,造粒是其中一种较高的比例,还有一部分是能源化利用,比如焚烧、部分进入垃圾填埋。近年来,随着外卖、快递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的塑料制品消费量持续上升,替代产品推广应用还存在不足,企业和公众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楼仲平也坦言,从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数量广大的中小餐饮企业还在观望,更为关键的是,转换消费者的观念也需要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进一步接近塑料吸管的水平。“价格相差还是蛮大的,整体售价是塑料吸管的3-5倍。有一些餐饮行业,我们直接提供一部分产品,让他们先体验先用。从市场端来讲,市场上的中小餐饮企业,目前的销量还几乎是0,包括农贸、各地的市场流通,这方面目前来讲还是比较滞后的。”

  从咖啡店的吸管,到超市门店的塑料袋,再到外卖里的一次性餐盒,塑料制品的身影遍布我们的衣食住行。随着禁、限时间的临近,目前各地也在加紧部署推进相关工作,专家表示,应在源头管理方面加大力度。

  截至目前,全国三十省(区、市)已跟进发布地方版“限塑令”,北京上月也对《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公开征求意见。对快递塑料包装,吉林规定到2020年底符合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河北规定自2021年起,全省邮政快递网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带)比例每年下降20%。在一次性塑料袋管理方面,黑龙江、吉林、江苏明确要建立统购统销制度。浙江明确要在今年底前实现塑料垃圾“零填埋”。

  作为首个落地全面禁止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省份,海南本月已经实现了对购物场景内可降解塑料替代制品的覆盖。海口某大型超市店长朱济战介绍:“所有在12月开始禁的品类,已经确保全部都替换掉了,觉得衔接得还是非常好的。”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局长王立明说,他们还重点对网络平台销售的一次性超薄塑料袋进行了监管,消费者利用“禁塑”小程序扫一扫,就可以知道使用的塑料袋是否合规,对存在问题的塑料制品可以直接进行投诉举报。王立明说:“我们前期约谈了几个网购平台,对进驻平台的商家进行监管。”

  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表示,治理塑料污染的关键还是在于应在生产、流通、使用、回收等环节进行全链条覆盖,通过规范管理,让塑料制品找到并去往合理的出口。“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在区分不同的场景,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以后,要让它能够回到我们循环利用的渠道中去,实在回不去的要进入到废物处理的系统中,使它不至于泄露的环境中。”

  考虑到塑料制品渗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源头管控还应是未来治理的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张德元说:“在生产环节,比如塑料袋和农膜,我们可不可以打上生产厂家的一个标识和厂址,这样做好源头的追溯。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或者管理者要采取集中的购销制度,来规范塑料袋的采购,解决单一的商户可能没法监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