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林顼,1982年出生于天津,曾是足球专业运动员,2008年进入北京化工大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小时候,足球是他和伙伴们的梦想。现在,足球成了他的学生们最习以为常的一堂课。随着大学生体育课程考核的加强,林顼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上投入的时间逐渐增多。

  每周的大学公共体育课,林顼都要想办法让课程变得有趣又实用,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运动和体育,而不仅仅是为了学分。林顼说:“我已经试了两年了,怎么样才能增加学生自主性。第一个就是弱化一些考试,我有一个最基本的,要完成一个跑量,这个跑量要不是连续20分钟,要不是4000米,但是根据你自己能力来,其实我是在教大家怎么跑步,因为锻炼这个东西是细水长流的。”  

  林顼是体育老师,同样也是小学生的家长,每天放学他会带着女儿在社区花园锻炼,近两年来,他发现愿意主动加入的家长和学生们越来越多。

  今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更是强化了体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提出要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一时间,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陡然升温。很多人担心,体育会不会变成“应试体育”?林顼表示:“教育的问题,其实还是对人的教育,因为我以前在练专业,实际上是追求成绩。对小孩子来讲,应该是育人在先,专业在后。体育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都是玩,逐渐融入的过程。”

  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近年来,各地深入推进校园足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体操、冰雪运动等项目改革。林顼说,体育测试只是促进孩子体能提升的一种手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升孩子的健康素质,要想办法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林顼认为:“首先孩子的获得要便利,一下楼我就能活动。现在健身路径都已经建了很多了,有能跑开的地方就可以,下一步需要软件,软件就是老师,其实就是要靠专业系统去培养,怎样培养能够‘小、快、灵’实施锻炼计划的老师,所以建立这种机制是未来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林顼说,体育无处不在,只是还需要老师、家长、学生更加有效地一起努力。林顼表示:“家长方面其实也能够感受到这种理念进步的迫切性,大家其实在接受这种理念的转变,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我们不单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其实让孩子练体育,甚至我们自己练体育,也是为了自己强身健体,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理念。但是我觉得才刚刚起步,大家‘行’上重视,让孩子多参与。”

  【致我们的2035】

  林顼:我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一名体育教师,也是一名小学生的父亲。到2035年,我53岁了,我希望那个时候,孩子们对身体活动的兴趣越来越高,能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身体以促进健康,同时,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也能享受获得更多快乐,从而养成将体育融入生活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实现我们的体育强国梦、健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