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记者李思默 李竟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科技、法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进一步描绘了2035年的美好画卷。

  这样的远景目标规划,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将会是什么样?我们又该如何为之奋斗?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致我们的2035》,30日播出《守护万家灯火》。

  马剑明,197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2017年7月担任九江市消防支队支队长。九江支队组建于1949年,守护着江西北大门1.9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20余万群众的安全。长期以来,他们始终冲锋在灾情一线,成功处置各类救灾事故十万余起。在今年鄱阳湖发生超历史大洪水、防汛救险形势异常严峻的紧要关头,根据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队伍闻汛而动,营救疏散遇险被困群众1.3万余人。今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支队“时代楷模”称号。

  时间回到2020年7月7日,九江市湖口县大雨瓢泼,马剑明在雨中向前置点的消防指战员做战前动员。那段时间是今年鄱阳湖地区防汛最紧张的时刻,始终在一线指挥的马剑明转战九江各地,调度救援力量,曾经一度三天两夜只睡了两个小时,连续作战57天。

  马剑明介绍:“决堤、山洪、泥石流,村庄被困、学校被淹都集中在那几天,我们一天要转战三五个地方,跨几个县。我们得保证指战员的作战效能,所以就大范围的人员调动。”

  在这57天里,马剑明记得最深刻的不是最危险的险情,而是来自群众的理解和感谢。“我们在运输老百姓的时候,有个老人家说‘谢谢你们’,他边上的小孙子说‘长大也当消防员’,这让我们感觉,什么付出都值得,他们不光是理解我们,更是支持我们。”马剑明说。

  有急事找119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在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作为支撑。2018年转隶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后,日常的工作变得更多,“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能力成为检验队伍战斗力的新要求。

  马剑明表示,转制之后,要求我们更加专业,在救援过程中更加高效、科学。“只要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灾害,我们都得做到有备无患,这个‘备’就是我们的训练、预案、各种作战准备。”

  面对新要求,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加紧提升战斗力,针对辖区地质环境和企业分布情况,成立了地质灾害、石油化工、水域救援等多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马剑明介绍说,九江是一个水患较多的地方,同时也是江西石油化工的集散地,不同种类的化工企业,处置方法不同。有些驴友喜欢穿山,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必须比驴友更加专业的去掌握整个庐山的山情道路,这样在白天的时候,能够更快更节省体力到达被困人员的现场。

  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马剑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队员们一起跑步,边跑边聊天,一是纾解紧张的工作压力,二是掌握队员们的思想状态。在转制过程中,虽然制服颜色从橄榄绿转变成了火焰蓝,但队员们努力工作拼命进取的精气神没有变。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救助,支队的工作也越来越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一些企业的复工复产,我们清洗厂区、清扫路面。被洪水淹的村庄,我们清扫路面、清洗淤泥。这就是灾后救助,就是我们当前的一些思想的转变和工作行动的转变。”马剑明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十五年后应急救援队伍如何守护万家灯火,马剑明心中早已畅想过。他说:“我们可能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机器人、无人机、无线通讯网络、卫星通讯系统来支撑科技化作战。我们可能会有自己的潜水员,驾驶舟艇的技术更专业,这些都要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队伍管理也会更加严明高效,真正做到正规化。在2035年,一个正规的消防救援队伍展现在老百姓面前。”

  【致我们的2035】

  马剑明:我是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剑明,2035年我61岁了,可能也离开了消防救援队伍。但是我心目中2035年的消防救援队伍是一个能够在各种灾害面前拿得出、拼得上、敢于胜利的消防救援队伍。它必定是一个科技支撑、技术发达的消防救援队伍,也是一个敢于为老百姓拼命付出的消防救援队伍。我相信,我们的全体指战员一定会朝着这个奋斗目标去努力,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