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1月29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1月28日晚,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创建于1981年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一直以来遵循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评奖标准,被称为中国电影的“专家奖”。此外,从今年开始,金鸡奖将恢复“一年一评”。19项大奖花落谁家?从产业论坛到创投大会,电影人们对中国电影表达了哪些新期待?

  本届金鸡奖共有155部影片报名,41部影片获得提名。最终评选出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19个奖项。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夺冠》摘得最佳故事片奖;黄晓明、周冬雨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角;执导《白云之下》的导演王瑞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一直以来,艺术质量都是金鸡奖评选的最高标准。翻看这些年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片单,从《中国合伙人》《狼图腾》到《湄公河行动》和《流浪地球》,除了影片本身质量过硬,这些影片也都取得了不错的观众口碑和票房表现。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认为:“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性统一,是艺术的追求。思想性是价值导向,影片反映出来的是不是符合更大多数观众的审美趣味?艺术性是电影表演、导演、摄影、美术、录音、音乐等各项标准,观赏性是说还是要通俗易懂。”

  除了注重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统一,这些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影片本身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度以及创新度也成为金鸡奖评审的重要考量。

  除了颁奖典礼,还有一系列活动在11月的厦门举行。金鸡国际影展带来30个国家的32部佳片,进行64场展映。有来自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的影片,也有今年戛纳官方邀请电影《情事》《电影院和我父亲的死亡》,以及包括韩国电影《从邪恶中拯救我》在内的多部亚洲首映作品。

  “同理之心”——是本届金鸡国际影展选片的主题。影展负责人表示,2020年全球人类共同经历了疾病、自然灾害等,伤痛不浅,期求观众欣赏影展中来自不同国度的作品,尝试进入片中角色,换位思考。不少影迷从外地赶来。在他们看来,金鸡国际影展带来很多平时院线难得一见的国外佳片,打开了解世界电影的窗口。

  活动期间,还举办多个电影论坛,盘点2020年电影现象,关注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与会电影人认为,疫情给电影产业带来危机,更带来机遇,开拓了中国电影人的思路,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创新。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表示:“我们十几年产业化改革,7万块银幕,那么多热爱国产电影的年轻观众是中国电影的刚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电影,它一定是未来构成我们作为文化大国存在的最基本的盘。”

  谈到现阶段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认为,投资机构应该具有全局观念,明确长远投资目标,放眼于电影全产业链构建。张丕民表示:“从技术提升到方方面面整体素质提高时,投资也需要跟上。关键是如果全产业链都开发起来,就会找到平衡点,可能在某个点位上有一些亏损和失误,但是在另外一个点位上就可以找回来投资回报,总体通盘考虑投资速度和投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