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景明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双十一”网购的商品你都收到了吗?有没有感受到,往年“双十一”网购商品动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收到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而往年经常出现的快递爆仓的新闻也很少听到了。为了缓解快递最高峰爆仓的问题,近年来,各大快递企业在分拣环节纷纷“机器换人”,提升各大分拨中心的运转效率。新技术让“汗水物流”变“智慧物流”。

  今年,智能物流再次为解决“双十一”爆仓立功,总台央广记者日前探访现代物流智能装备系统相关研发企业了解到,由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孵化的创业团队成功将实验室中的微电子科研成果转化为助力物流加速的硬核系统。这些硬核技术是如何让你我的网购商品尽早进入家门的?

 

  这里是江苏省无锡市最大的快递包裹分拣中心,一件件包裹正在进行分拣。不到200名工人每天可以处理最多230万票货物。能实现这样的效率,全靠今年新投入使用的中科微至分拨系统。该中心经理徐家品说,即使是今年“双十一”的快递最高峰,也可以做到随到随卸,快进快出。“往年‘双十一’期间由于件量大,人员配备和设备不到位会产生小爆仓。今年使用这套设备之后就没有爆仓,操作十分顺畅,非常快速,快进快出。‘双十一’期间每天230万票件,比平时增长了130%。”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车收货地址为无锡的快递送到分拨中心后,被迅速输送到传送带上。一眨眼的功夫,主传送带上的快递就跑出去两三米。当传送带上的快递通过扫码识别区域时,识别器拍照识别它的条码并获取收货地址,然后匹配传送带上的下料位置,当快递到达目的地所属的快递站点的格口时,传送带上的伺服驱动装置迅速启动,将快递从主线传送带上推出,进入站点的邮袋。下一步,由货厢车接力快递,直至送到用户手上。这一系列流程是如何实现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微至董事长李功燕揭晓了其中的奥秘,李功燕说:“它的原理就是包裹从这里的供包台运到每一个小车上面,那边自动扫条码,之后到数据库里面获取包裹的地址信息,然后根据每一个地址分类下来,基本就可以分到每一个小区了。当快递员拿到那个包,那个小区的快递基本就是他的。比如我们的包裹到了无锡之后,大概分成了500个网格,每个网格一个袋子。”

  分拨中心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扫描识别效率和联动伺服驱动装置的响应效率,而这些先进的系统性技术之前只掌握在国外3-5家企业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虽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储备和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性和实用性不足,无法大规模应用到实际中。中国巨大的物流快递业市场催生了技术创新和不断迭代的广阔试验田。2014年开始,李功燕开始利用技术积累研发物流包裹分拣系统,推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李功燕介绍:“从雏形开始到逐步得到初步的实验室验证,和市场距离还有比较长的时间,大概做了2-3年才大规模用起来。在科学院这个平台上,从‘种子’开始科学院给了我们第一笔风投,2016年拿到院里的项目,2018年又拿到‘弘光专项’的支持。它陪伴我们一路走来,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对我们的治理结构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它的评审机制非常好,请了一些外部的专家,与投资人一起对评审、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支持的。”

  “双十一”期间,中科微至在全国分拣和输送的包裹数量近20亿件,其中一家快递公司无锡分拣中心日均分拣量近200万件,效率比人工分拣提高2-3倍。团队经过技术攻关,中科微至自动分拣设备成本只有进口产品的1/5-1/4。

  根据“双十一”期间客户的反馈,李功燕正在指导团队技术人员,对系统数据进行修改和测试。创业以来,李功燕的团队已经从个位数发展成为700多人,全员中研发人员占50%。保持研发投入和领先性成为中科微至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法宝。目前,中科微至已初步构建出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智能装备产品体系。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弘光专项”支持下,该分拣系统不断升级,并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加快了其在快递、电商领域的深入应用。

  李功燕说:“技术的突破是什么?扫码技术,扫码识别率要高。控制技术,上料下料要精准。软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机械控制。幸运的是我把大学、研究生学的机电一体化、图像算法、人工智能都用上了。我们每年要出5-10个产品,逐步往更多行业拓展,而且我们的效率基本上达到行业最高标准了。”

  近年来,中科院微电子所紧密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需求,建设了2个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13个从事核心产品研发、行业应用和行业服务的研发中心,涵盖微电子学研究各个主要领域,并与中外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曹立强表示:“我们高校、研究所做一项新的技术,注重的是可实现性,我做100次有1次、2次、3次成功,这个技术我突破了,我就可以发文章、报奖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讲,我做100次一定要有100次成功。那么谁去解决中间工程化的问题?我们非常好地承担了这个角色,使我们很多先进技术能够很快地走向市场,推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