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浙江台记者汪婷)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手机掉西湖里了,赶紧找“捞哥”啊。与那些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比起来,这句话听起来更像句玩笑。但“西湖捞哥”不仅确有其人,而且还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事迹。

  “捞哥”,本名叫周翔军,是杭州西湖景区的一名警察。“捞哥”名号的由来,是因为他累计从西湖里救起150多个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机、无人机等电子产品,他和他的摩托艇、打捞杆,成了西湖一道特别的风景。下个月,从警40年的“捞哥”要退休了。今年国庆,是他最后一次“在岗小长假”。那么,西湖里捞手机究竟是怎么实现的?“捞哥”退休后,手机再掉湖里还能找谁呢?

  10月3日中午十一点半左右,游客李女士打电话报警,说自己的手机不小心掉进了西湖,想请“捞哥”周翔军帮个忙。确定落水位置、下杆、开捞,五分钟后,李女士的手机就被捞了上来。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周翔军是水上派出所的机动力量,他说,一旦游客求助,就立刻出发。

  灵隐派出所、柳浪派出所、水上派出所……从警四十多年来,“捞哥”周翔军一直在西湖景区当民警。西湖景区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巡逻的脚步。2003年,周翔军调入杭州西湖景区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后,除了日常的巡逻执勤任务之外,还多了一项打捞游客财物的工作。在水上派出所工作近17年,周翔军也一路见证了西湖的发展。周翔军说,西湖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开放。由于游客数量在增加,西湖边拍照的人也越来越多,手机落水的概率也在增加。周翔军算了一下,近几年自己出警打捞的手机平均是一天一台。

  在水上派出所工作的17年来,在西湖边救起150多人,从西湖里给游客捞起的手机和贵重财物总价值近200万元。久而久之,“西湖捞哥”的名号也渐渐传开了。

  和其他民警不同,周翔军的出警装备要多一样物件,那就是他自制的打捞杆。周翔军说,自己早年在部队当过机械工程兵,喜欢在机械上动脑筋。最初是下水帮游客捞手机,2016年起制作打捞杆,接到报警就会去为游客打捞。如今的打捞杆已经是第三代了,上面有摄像头、防水电筒、夹子、吸盘等等,每次在现场,打捞杆都能根据指示方位,迅速打捞起湖底的手机等电子产品。

  “捞哥”的工作也充盈着辛苦和付出。工作这么些年,周翔军早就习惯了吃住睡都在单位,年夜饭跟家人在一起吃的次数屈指可数。

  杭州的夏天,地表温度常常四十多度,打捞时,周翔军常常浑身上下全部湿透。寒来暑往,他默默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明珠西湖的一方平安。他说:“作为一个警察,首先,要有服务人民、广大游客的意识,第二,要有责任感。”

  2019年,“捞哥”周翔军不再是一个人了,身边多了一位年轻的女警汪晓桐,“捞妹”跟着“捞哥”实习,很快就上手了。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汪晓桐说,学了打捞技术,才知道师父的辛苦。

  汪晓桐说:“每次能把手机捞起来,我都非常开心,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挑战。学了打捞技术,才知道师父的辛苦,他也是用这样的行为对我进行言传身教,我跟着师父学到的不仅是打捞技术,还有专心工作。”

  今年11月,周翔军就要退休了,他的事业将有更多的人来接力。周翔军成立了工作室,培养“捞弟”“捞妹”,把自己发明的道具、打捞的技术、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他们。包括汪晓桐在内,目前西湖景区分局有十余名年轻干警跟随周翔军学习打捞技术。

  周祥军说:“我希望我退休之前把徒弟都带出来,把‘捞哥’精神传承下去,更好地为中外游客服务,尽到我应该尽到的责任。”

  汪晓桐说,师父快要退休了,很舍不得,自己和同事们一定会不停精进技术,把“捞哥”这个名号传承好,让师父放心。

  周翔军说,退休后想多陪陪家人,不过心里也放不下西湖。希望自己到时能来西湖边当义警,继续为游客服务。他说:“从去年过节以后我几乎没休息过,基本上我天天都跑到单位来上班,总觉得不想离开。现在留在我脑海里的是满满的回忆,见证了整个西湖的发展。退休以后,能够常回来看看,为游客做点实在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