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周秀芳66岁,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她却一头扎进湖南和贵州最贫困的大山里支教,一教就是六年,而且还要继续。她说吃饱穿暖的“小康”,是物质的阳光;教书育人的“小康”,是精神的阳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青春年少到年过古稀,周秀芳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在渴望求学的孩子心中洒满阳光。

  还记得我们从儿时就立下的那些远大志向吗?还记得生活中因为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收获的果实吗?那个心怀“诗与远方”的少年(少女),是否依然自强不息,大丈夫不失其赤子之心,“归来依旧是少年(少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记录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足迹与努力,进步与传奇!中国之声经过前期的网络征集,确定十位代表成为融媒体特别节目《我的小康是咋奔出来的》节目嘉宾,他们通过制作自己的“小康人物标签”、讲述自己奔小康的过程,晒出了个人“理想的生活”与“生活的理想”。

  中国之声融媒体特别节目《我的小康是咋奔出来的》

  本期小康人物:悲天悯人,自觉担负的40后支教奶奶周秀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这一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我们要建成的“小康”是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生态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你、是我、是他,是每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无止境进步的传奇;

  是各尽其才、各尽其力、各尽其责的中国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奋斗的史诗。

  欢迎您也说出自己奔小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