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夏9月18日消息(记者张蕾 郭长江 许新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特别报道,9月18日聚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推出:《旱塬上传来的“致富曲”》。

  中午十一点半,宁夏西吉县偏城乡上马村村民马启云家的灶房上空炊烟袅袅。厨房里,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干净整洁的灶台旁,清洌的自来水正“哗哗”地流进铁锅里。

  “十年九旱”,曾是西吉县最鲜明的标签。干旱缺水,是祖祖辈辈西吉人心底里的痛。马启云说:“(以前)吃水不方便,吃的是泉水。天气一旱,没水,还要买着吃。”

  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西吉县将许多和马启云家一样,世世代代居住在偏远山沟里的农户搬迁安置到了交通便利的新庄点。这里水、电、路和4G网络信号联通到了千家万户,住房宽敞明亮,孩子就近上学。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9%。

  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二字。在西吉,全县农民对种植马铃薯、冷凉蔬菜和养牛、养羊技能并不陌生。过去苦于没有资金,零敲碎打成不了规模,效益也无法显现。如何激发蕴含在农民群众中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积极性?县里除了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手续简单、低息或免息的金融扶贫贷款更是引来了战胜贫困的“源头活水”,点燃起贫困群众“牛羊满圈、遍地生金”的梦想。

  下午六点,马建乡庞湾村村民马志学正在牛圈里给牛拌料。这几年牛价一路飙升,家里的七头牛价值十多万元,是全家脱贫致富的底气。

  马志学:咱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牛补钱、草补钱、种植补钱,政府支持非常大。种草补钱,母牛下一个小牛娃补钱,党的政策非常好。

  记者:你有贷款吗?

  马志学:有,贷了15万块钱呢。

  村党支部书记马志虎说,2018年以前,庞湾村全村只有200多头牛,最多的农户家才养2头,还主要用于犁地,基本谈不上经济效益。他说:“国家的政策,从资金这方面,我们这个村上就贷了大概400多万元。这400多万元给我们庞湾村的老百姓赚来了几乎就是400多万元。信用社的人上门来贷。”

  金融扶持让西吉县的养殖业成了开花的芝麻——节节高。短短两年间,庞湾村70%的农户开始养牛,全村牛存栏量提高到1200多头。整个西吉肉牛存栏量已达42万头。

  偏城乡下堡村的扶贫车间里,马统梅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为艾草足浴包封装。她说:“我干两年了,这个车间挺好的。现在种地不耽误,喂牛也不耽误,带孩子也不耽误,一个月1800块钱。”

  由闽宁协作资金投资建设的下堡村艾草加工扶贫车间,60%以上的工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没出过远门的马统梅,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走进车间,成为“上班一族”。她说:“现在不一样了,我自己能挣钱了,一个月1800块钱。给孩子随随便便买点书、买点零食,孩子要吃点水果,再加上自家的米、面、油,都够买了。帮了大忙了。现在脱贫没问题了。”

  在西吉,像这样的闽宁协作扶贫车间共有46个,闽籍企业共有8家,产业、项目受益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作为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协作让远隔千里的闽江水“牵手”六盘山。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来西吉县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基棠说:“这几年,整个福建真的是举全省之力在支持。对当地最大的促进就是做了很多创新性的、示范性的、开拓性的工作。比如西吉第一个工业企业是福建人引进来的,第一个工业园区是福建人过来开发的,第一个设施农业是福建人过来开发的。”

  西吉,作为曾因“苦瘠甲天下”闻名于世的“西海固”核心县区,也是目前宁夏唯一还没有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又赋予了“苦”字新的含义,诠释着干部“苦”抓,部门、地区和企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随着脱贫摘帽倒计时的临近,这些“苦”渐渐变成了流淌在干部群众心底里彻底告别贫困的“甜”。

  在吉强镇龙王坝村的窑洞宾馆民宿前,一袭红色连衣裙、系着丝巾、穿着高跟鞋的杨慧琴娴熟、自信地招呼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过去见了生人都不敢说话的农家妇女,如今不但成为窑洞宾馆的客房经理,自己家也经营起了民宿。杨慧琴说:“以前让跳舞,我们都不敢跳,现在慢慢都敢跳了。我要好好打造民宿,再盖一个二层,准备再盖八间。”

  偏城乡党委书记马绍瑞说:“通过脱贫攻坚扎扎实实地开展,老百姓对干部的认可度是相当高的,说,‘你们干部是非常辛苦的。’有这一句话就行了。干得非常值。”

  村民马统梅的日子越过越好,心气也越来越足。“今年我的女儿考上大学了,儿子我给转进西吉县县城里了。孩子都供着上大学,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