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双辽9月17日消息(记者江晓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有效融合,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开展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在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思想转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7日推出《村里的生活也挺美》。
  走在宝山村旁的一条小路上,远处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在朦胧的小雨中却显得格外醒目,干净的墙面,红色的房顶,搭配从院子里的星星点点溢出围墙的绿植,宛若一幅写意的国画,讲述着这个平静村落的新变化。
  63岁的村民步宝和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一垧耕地,一辆旧三轮车,一座40平方米的旧土房,基本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全部家当。说起村子改造之前的样子,他语气略带调侃,但谈起现在的生活他却一脸认真。红房顶、白墙面,干净又亮堂的新房门前停着新买来的电动三轮车。他指着自家院落说,翻新房子只花了5000块钱,其他政府帮着盖。
  步宝和说:“我们都已经脱贫了,现在生活变化不错,都挺知足。”
  近年来,宝山村始终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抓手,形成了“创建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自2016年宝山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来,经过4年多的努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往事,“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变为现实。王奔镇副镇长吴宗民说:“当时路是水泥路,墙是土院墙,个别户还存在着一些平房砖土结合的平房,也有个别的危房,但现在走到我们每一户每一家都是瓦房,一年一年,我们的要求逐年的把村民这种生活的洁净,居室美、庭院美、生活美、景色美这几美结合在一起。”
  美丽乡村有多好?只喊口号村民可不买账,实实在在拿到手的才是好的。如何调动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宝山村搞起了积分。每月村里进行一次“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对当选家庭给予积分奖励,凭积分可以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各种商品,政府对超市给予相应补贴。
  吴宗民说:“有激励政策是每个月一次,每半年又有一次,到全年还有一次。让每一户人家都比美比干净,一个好的标准能提升整个村村民的内在的和外在的生活洁净度。”
  有了小奖励,村民建设的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一下子提了起来,从“要我建”到“我要建”,村里就这样逐渐变了新模样。
  吴宗民说:“个别的村民一开始不是很理解很配合,但是都美起来净起来,我们‘美丽庭院’的奖励牌绿色的,‘干净人家’的奖励牌黄色的,家家都有牌,你说你家没牌,感觉到脸上过不去。”
  村民负责自家院子里干净整洁,庭院外的垃圾分类和三包则都由保洁员进行维护。今年71岁的村民刘志明从事保洁员工作已经10多年了,他亲眼见证了村子环境卫生从脏乱差到井然有序的变化。卫生搞好了,人们从身体到精气神都上来了。
  刘志明说:“10多年前,我就干保洁员了,现在卫生是分类垃圾,清洁卫生搞好了,人的身体素质上来了,村民少得疾病都健康了。”
  有了群众积极性和清晰的责任分工,村里的新面貌保持了下来,也收获了新希望。今年6月,宝山村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吴宗民很自豪。吴宗民说:“我们宝山村‘门前三包’不用村民操心,我们是旅游村,也是重点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打造的典型村,我们外部环境有专门的保洁员来处理。”
  保洁员刘志明的女儿刘艳今年37岁,她的丈夫农闲时在双辽机场打工,而她自己则在家种苞米喂家禽,一年就能收入五六万元。除了孩子上学的花销外,足够贴补家用。刘艳说自己就喜欢在农村呆着,如今这里的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
  刘艳说:“我愿意在农村,环境看不次于城里,你自己家就是有楼有别墅,不收拾,那不也是白费么?在农村收拾得干净利索挺好,不管在哪儿都得自己去做好,都得自己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