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9月14日消息(记者刘梦雅 刘泽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积极探索“六位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从“草原牧羊人”到“生态守护者”,当地百姓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搬进了幸福家园。《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4日推出《守护黄河源,住进幸福村》。

  巴颜喀拉山北麓,阿尼玛卿山以西,黄河之水从这里出发。早上7点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太阳还未升起,东方一抹红晕映出雪山的轮廓。

  摩托车声划破清晨的宁静,穿着巡护队的马甲、戴着红袖标的生态管护员扎西,开始了一天的巡逻管护工作。他说:“一方面在牧区捡垃圾,另一方面是保护这些水以及河边的鸟、动物,主要是看动物或者草,现在来往的人多,我们害怕别人伤害它们。”

  玛多,在藏语中意为“黄河源头”,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草原沙化、湖泊消失、河湖断流等问题给“千湖之县”的“眼睛”蒙上了阴影,也成了困扰牧民们的难题。

  “草场退化了,本来粗犷的放牧方式就是靠天吃饭,牛羊都吃不饱,牧民们也很着急。”说话的人叫韩常鹏,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生态保护站副站长。2016年,我国首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地处黄河源园区的玛多县积极拓展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双赢的新路子,一些牧民放下牧羊的鞭子,成为生态管护员。韩常鹏介绍:“从2010年、2011年草原奖补开始我们就设立了生态管护员,2016年国家公园开始,2016、2017年又设置了两批管护员。我们优先把管护员的岗位设置为我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工资标准是每个月1800元,按季度发放。”

  扎西2014年成为生态管护员。恶劣的高寒草原气候伴随着高原反应,遇到地形险峻的山路还要借村民的牦牛代步……在扎西看来,巡护路虽苦,心里却很甜。他说:“总共是一百多公里,我们一两天转不完。今天下雪,搭个帐篷,明天走,一个月去20天。一点不辛苦,喜欢动物,保护动物最有意思。”

  17年前,32岁的扎西从玉树来到玛多,成为玛多的“女婿”,玛多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回想起当时和妻子一天分吃一个馒头的苦日子,这个身强体壮的藏族汉子立刻红了眼圈。“想起以前的生活,我想哭一场。我和媳妇刚结婚的时候,到玛多县城一个饭馆要了个馒头,我们两口子一人吃了半个,一天就这一个馒头。晚上睡觉的时候就铺着一个纸箱子,原来没有电、没有房子,啥都没有。”扎西回忆说。

  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同时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状况,从2016年开始,玛多县对境内30个村15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扎西一家六口搬进了县城旁边噶丹村的新房。

  “噶丹”在藏语中意为“幸福汇聚之地”,这个以“幸福”命名的新村不仅联接了大电网、通了自来水,还建设了体育场、卫生室和村民活动中心。

  扎西的妻子依毛在县城民族中学的食堂上班,空闲时间夫妻俩还兼作环卫工人,一年六七万元的收入,让扎西一家稳定脱贫。扎西告诉记者:“我家有96平方米,4间房子,安安稳稳、非常幸福。不缺什么,沙发、茶几、电视等都有。”

  扎西每天晚上十点准时关电视,因为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背上水壶和干粮,又一次踏上巡护的路途。

  四季更迭,“天上玛多”的景色悄然发生变化。通过系统保护,黄河源园区植被覆盖度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千湖奇观”景象再现。如今,一说起玛多,扎西总藏不住心里的骄傲:“以前水边的鸟,我们这地方不多;现在各种各样的,我没见过的鸟都多了,我没见过的花也有,草也长得高。水边的环境,各种花、各种草、动物,颜色很漂亮。”

  今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正式成立,3042名“山水草林湖”的守护者依旧活跃在黄河源园区。风雨无阻的巡逻路上,扎西和他的伙伴们用心守护着玛多的每一寸土地。

  扎西说:“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巡逻的时候发现一匹掉进冰窟窿的野马,叫来几个管护员才把野马救上来,我们的衣服裤子都冻住了。动物是我们的命根子,所以我们愿意把它们保护好。”

  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保护机制带来了生态“红利”,也加快了脱贫步伐。通过发展“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生态畜牧业和绿色产业等,玛多县成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一个脱贫县。

  水天一色、鱼鸟欢歌,环境变美了,日子也好了起来。对于扎西来说,生态管护员的使命,六年,才仅仅是个开始。

  “草原是我们的家呀,我们管护员带头,让我们玛多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有这个责任。一直做到六十、七十、八十多岁,能活多久我就做多久。”扎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