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7%,环比上涨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4%,环比上涨0.4%。南方汛情是否会助推物价未来继续上升?保供稳价措施之下,猪肉价格何时才能回落?

  7月CPI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略有扩大,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5.7%,涨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7月CPI和上月相比,由下降0.1%转为上涨0.6%。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影响CPI上涨的主要是食品因素,特别是随着餐饮服务等逐步恢复,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多地洪涝灾害对生猪调运产生了一定影响,供给仍然偏紧。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猪肉价格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6.7个百分点;受不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3%,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由于蛋鸡存栏减少,夏季产蛋率有所下降,鸡蛋价格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上涨4.0%;鲜果大量上市,价格继续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3.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5%和2.7%。”

  目前,保供稳价的利好因素明显增多。猪价回升客观上提升了养殖户补栏意愿,生猪存栏逐月稳步回升,猪仔供应量也在增加。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整体来看,当前生猪生产稳中向好。郭丽岩表示:“预计三季度之后,猪肉市场的供应量也会有一个持续改善的状态,同时随着汛期对局部生产和调运的季节性影响退去,像是肉、菜、蛋等食品的季节性的这种结构性上涨的压力会缓解的。综上,展望到年底,我认为像是猪肉、鲜菜、鸡蛋等等食品价格基本上不会持续大幅上涨。”

  换句话说,南方汛情及疫情后消费加快恢复带来的物价上涨只是暂时现象,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里的商品价格在今年后几个月还有回落的可能。植信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4季度很有可能看到CPI进入到1.5-2%的区间,全年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5%左右的调控目标没有问题。连平介绍:“目前是在二点几,接下来同比还会进一步回落,环比上涨的幅度也不会进一步扩大,而会小幅度收缩,总体趋势向下,当然8月份有可能还会在目前水平上有所徘徊,但是之后,尤其到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使得同比数据下降,环比数据也会因为供求关系逐步走向平衡,也会有进一步回落的推动。”

  7月PPI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4%,和上月相比上涨0.4%,上涨幅度持平。董莉娟说:“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反弹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4%。其他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1%,扩大1.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1.0%,扩大0.6个百分点。价格涨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此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均由降转涨。”

  和去年同期相比,PPI虽然仍然是负值,但降幅在收窄,同时,和上月相比,不仅在上涨,涨幅还在增加。连平表示,作为衡量工业经济需求的重要指数,PPI向好主要还是跟经济恢复有很大关系。连平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环比和同比,它基本运行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这个态势就说明整个经济运行需求在进一步回暖,趋势没有改变,而且我们认为会进一步发展下去。”

  随着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尤其是各地基建投资顺利下达,大宗工业品需求回升,支撑“三黑一色”类原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上升,去库存加快,对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PPI同比降幅会进一步收窄,到了年底有可能由负转正,当然环比会进一步回升。”

  结合CPI和PPI最新数据,同时,考虑到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7月核心CPI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姚景源判断:“应当说它不会影响我们整个货币政策保持这种灵活适度,表明我们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支持我们进一步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