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李文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月11日下午,北京市召开了第148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一起此前因确诊病例污染居住场所公共环境和相互串门接触而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这起疫情首发病例是一位男性,57岁,为个体经营人员,每天到新发地市场进货,居住于海淀区永定路某小区楼,6月10日晚出现畏寒等症状,确诊前,有同楼层邻居串门,且均未佩戴口罩的情况。6月13日患者由120救护车转运至海淀医院就诊,6月14日确诊。

  首发病例确诊后,该楼中又有5名居民相继确诊,另有2名曾到该楼如厕的外来人员先后确诊。上述8名确诊病例中又有3人将病毒传播给5名家庭成员。至此,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有13人确诊。

  经疾控人员调查发现,该起疫情首发病例的小区楼各层的水房、厕所均为公共使用;住户之间还存在相互串门且不戴口罩的现象。综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和环境调查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既有人员相互接触导致的感染,也有厕所环境引发的感染。

  发布会还通报了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确诊的全过程,以及新发地市场消杀的最新情况。

  据会上通报,7月10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12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发布会当天,北京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5例,在院251例,治愈出院84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表示,北京疫情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在常态化防控下,除全国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须持有到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全国其它所有地区进返京人员持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他说。

  发布会上通报了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确诊的全过程。6月10日下午,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唐先生因间断性发热到宣武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该患者自称近2周无出京史,无外来人员接触史,无与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无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史。按照诊疗规范及流程,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咽拭子采集并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其查体,进行血常规和肺部CT检查。当晚,唐先生的样本在宣武医院经过双试剂检测,均为阳性,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介绍:“结果出来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回溯整个检验过程,排除污染的可能,给出了核酸检测阳性的诊断结果,经过复核,该病例在6月11日确诊。自该患者进入发热诊室后,都在医院的服务管理中,整个过程严格规范,为准确判断首个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确诊病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控制疫情赢得了时间。”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最为重要的菜篮子,6月13日该市场封闭管理后,市场内的垃圾清运和消杀工作持续进行。目前,新发地市场内的终末消杀工作已经结束,评价结果显示合格。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制定消毒方案时,就已经充分考虑了环境安全问题,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消毒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张流波介绍:“我们在新发地市场使用的消毒剂都是环保的、容易降解的消毒剂。终末消毒已经结束了,我们没有看到消毒剂对新发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