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0年高考将于7月7日正式开考,不平凡的一届考生将迎来大考。考前最后一天,考生们还要冲刺复习吗?想到明天的考试,考生们失眠怎么办?跟考生分别时,家长除了“加油”,还能说点什么?6日推出的《高考你问我答》,邀请青少年心理专家针对考生高考中的身心状况进行建议和指导。

  提问:考前最后一天,考生要保持什么样的复习状态,还需要最后冲刺吗?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回复:考前的一两天就不要冲刺了,最重要的是调整一下作息时间,给自己的睡眠多充电,睡眠是可以储备的,考试之前多睡一点,到考试的时候即使睡得不太好,也不会影响太大;同时可以给自己准备一点考前提示或建议,比如每一门课要注意哪些问题,简单梳理一下,这一两天的时间用来做这个梳理,特别有帮助。

  提问:有的考生嘴里说着不紧张,但是想起高考还是会睡不着,这种情况要如何调整?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回复:首先要跟自己说话,告诉自己紧张是特别正常的,考前出现一些紧张和焦虑情绪,几乎所有人都这样。当你睡不着的时候,你心里坦然一点就好了;第二,针对紧张情绪,要做一些应急的预案,想一想哪些是你担心的不确定因素,会诱发你的紧张,针对某一个你担忧的点,制定一个应急的策略。

  提问:考生走进考场前,家长要怎么给考生加油,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回复:不建议说太多的话,说太多难免会对孩子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暗示。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最后时刻,成败在此一举”,这种话一出,暗示现在快要跑到终点了,我们经常说的“终点效应”就会被诱发;还有的家长说,“你千万别马虎,千万不要紧张”,有时候强调不去这样做的时候,脑子里反而里总会想这些东西,我们称之为“禁果效应”。这些都是家长不太了解考前心理,容易犯的一些问题和错误。建议家长尽量少说,拍拍肩膀,甚至给考生一个拥抱说“加油”就好,这时候多说不益,少说为妙。

  提问: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等情况,影响发挥,怎么办?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回复: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缺氧、头晕、解题思路突然头脑一片空白等,提醒各位考生,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身体坐姿,活动活动做两次深呼吸,避免口罩里的二氧化碳浓度特别高,可以拉起口罩,大口喘口气,对于今年的考试特别重要;今年全国的很多高考考场加装了空调,因为戴口罩,会导致空调温度开得比较低。这种情况下,考生最好带一件衣服去考场,注意保暖。

  提问:如果前面一科没考好,考生如何调整状态应对后面的考试科目?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回复:每考完一科,就忘掉一科,不要过多纠结当时是不是有一个填空、一个选择或者某一道大题有问题。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说,我们重视坏事比重视好事更容易。所以考试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就很容易自己纠结起来,但实际上综合来看,考生的成绩仍然是他们实际水平的一个客观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