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几天前,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的消息刷屏了很多人的手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北斗卫星很快又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证监会24日发布消息称,上市公司獐子岛多年来的业绩谎言近日被北斗卫星系统揭穿,已依法对獐子岛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

  成立于1992年9月的獐子岛公司,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产品业务包括水产养殖、水产加工、水产贸易等。近几年来,被股民们戏称为“会跑路的扇贝”,成了这家公司最大的标签。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獐子岛谎言是如何被拆穿的?天上的北斗卫星又是怎样助力侦破海里“扇贝跑路”的真相?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已经四次上演“扇贝大逃亡”的荒唐戏码,“扇贝跑了”“扇贝饿死”成了其业绩“变脸”的主要理由。

  早在2014年10月,獐子岛就首次上报受到海洋牧场灾害,称因“冷水团”导致100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前三季业绩由预报盈利转为亏损8亿元。而2017年,则因“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全年业绩由预计盈利变为巨亏7.23亿元。

  随意上报的捕捞面积,无法核查检验的数据,是獐子岛造假的基本操作。市场虽然对该公司2014年以来的财务数据存疑,也曾多次开展对其海产养殖业务的调查,但獐子岛均以海产养殖行业本身存在的自然环境等不可控风险予以解释。

  但其实,相关捕捞渔船的航行数据已经被北斗卫星组成的“天网”记录监控。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庞之浩解释:“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具有五大功能,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功能。现在的渔民出海带北斗的终端,有10万条以上的渔船都用上北斗了。动用遥感卫星能够确定捕鱼的情况,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多大的面积、什么时候去的,甚至通过一些综合的数据,可能当时鱼的情况都能知道。”

  此次,证监会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獐子岛27条采捕船只的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委托第三方机构还原真实航行轨迹和采捕海域,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通报显示,2016年,獐子岛已连续两年亏损,当年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公司会否“暂停上市”。为达到盈利目的,獐子岛利用了底播养殖产品的成本与捕捞面积直接挂钩的特点,在捕捞记录中将实际采捕的海域面积少报近14万亩,隐藏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的捕捞成本来虚增当年利润,保住上市公司地位。随后在2017年,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销海域或减值海域,虚增营业成本,故技重施,夸大亏损幅度,操纵财务报表。

  从卫星监测的情况来看,獐子岛上报的账面采捕区域甚至涵盖了岛屿,其在2017年披露的《秋测结果公告》提及的120个抽测点位,也被卫星定位系统揭穿,抽测船只并未经过其中60个点位,其凭空捏造的“抽测”数据只是为了掩盖自身资产盘点混乱的问题。庞之浩说,这些谎言在“天眼”监测下无法遁形。他说:“导航定位系统确切地知道渔船的轨迹,他在哪里捕的鱼,整个捕捞面积是多少。北斗二号是10米定位精度,北斗3号就更高了,它可以达到2.5米到5米。所以对于一片海域来讲,精度完全够用了。你不实话实说,有‘天眼’在监测着你。”

  因獐子岛违法行为发生在旧证券法实施期间,适用旧证券法,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明确,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之下,除了行政处罚,獐子岛公司还要承担其他的法律责任。他说:“除了行政处罚以外,还有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如果有股民因为獐子岛公司及其董监高的造假行为而遭受到了财产损害,出现了高买低卖的财产损害,完全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新证券法的规定,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到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已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并对18起典型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稽查执法工作更为精准高效。

  庞之浩说,此次“侦查立功”的北斗未来还会在更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他说:“都说卫星导航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现在至少有100多种领域都在应用。现在我们的卫星导航、通信、遥感一般都综合使用,像有些小麦,我们都可以估产,可以提前知道小麦的产量。另外我们的位置监测,包括我们的工程,桥梁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倾斜,都可以通过北斗获知。而且有些危险的地区,无人的地区,通过北斗终端监测和传感器的监测都可以实现。未来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一切跟智慧有关的东西,都可以跟卫星导航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