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2月20日消息(记者杜震 王志达 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缓解疫情防控一线的防护物资紧缺情况,不少央企纷纷转产,从“0”起步,一大批口罩、防护服走下生产线,被运往武汉等地,为医护工作者保驾护航,发挥了央企国家队的作用。

  河北石家庄新兴际华集团的际华3502厂,原本是一家生产军需品的企业。上月底,河北工信厅工作人员驻厂调研;2月8日,河北省药监局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就发了下来。转眼间,这家原本跟医疗器械完全不沾边的企业,已经能够每天生产近3万套医用防护服。这种华丽转身是怎么做到的?近日,总台央广记者走进了际华3502厂生产一线。

  一套医用防护服,从生产原料进厂,到运抵武汉抗“疫”前线需要多久?又要经过哪些工序?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的际华3502厂。员工李斌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

  李斌一会站着,一会坐下,但手里的活却从来没停下来。“站会儿、坐会儿,一直坐着肩膀会痛,一直站着腿和脚也会痛,只能不停地坐一会儿、站一会儿,调整自己的姿势。”她说。

  李斌的工作是对每一套成型的防护服进行包装前的最后检查:蓝色的粘条是否严丝合缝?还有没有没被遮挡住的针眼?这项工作,考验眼力,也考验耐心和细心。

  但在李斌之前和之后,还有十余道工序需要操作。

  先裁片制成上下衣,对上下衣的针眼用蓝色的粘条进行密封,再把上下衣进行连体、密封,装上拉链,将拉链一侧的贴边粘上双面胶,检查、包装……际华3502厂的生产车间内,每一名员工都盯着自己手里的活,他们清楚,这套看似简单轻薄的防护服,却是前线医护人员的“盔甲”,半点都马虎不得。尤其是制衣时机器留下的针眼,一旦没有被完全封住,那将是致命的。“密封”,也成了一套防护服最突出的特性之一。车间班组长周新立说:“重点就是粘条的工序,它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防护服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体现在哪?就是密封度,这是重点。”

  董事长周长胜告诉记者,医用防护服使用的材料是聚丙烯,这种材质,向外可以透气,向内却“滴水不漏”。他介绍:“这个材料是聚丙烯的无纺布,无纺布上面涂了一层膜,这个膜,向外气能出来;向里,血液、水进不去,这叫阻隔膜。”

  繁忙的生产线后方,材料检测工程师蒋艳霞与其他人不同,她手中的防护服显得并不完整,甚至都是些随机挑选的衣服碎片。蒋艳霞说,她的工作,就是要随机对衣服布料进行水压试验。

  记者:您正在做的是什么?

  蒋艳霞:测水。

  记者:测水压?

  蒋艳霞:对,这不是鼓起来了吗?没有漏水。

  记者:您每天都要做这个工作?

  蒋艳霞:每天做好几次。

  样子类似于一台奶茶封盖机,一片布料被上下紧紧夹住,带有压力的水柱从布料下面喷涌而上,大约15秒,布料上方没有渗水,就可以认定为合格。

  从石家庄出发,这些防护服要运送到北京市房山区进行辐照灭菌,在符合国家标准之后,由铁路运送到湖北武汉等地。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环节都在24小时不停地高速运转着。周长胜说:“我们交给国药系统收储,收储之后,到北京消毒灭菌需要6个小时,然后通过铁路运达武汉,估计需要24小时,到时由武汉防疫指挥部分发到各医院。”

  如今,从际华3502厂生产的医用防护服,已经可以达到每天约3万套,而其所属的新兴际华集团每天生产约4.5万套医用防护服,占到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