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张闻 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相比第三版,这个版本新增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点。其中如何理解新增的接触传播?危重病例是否有新的治疗方案?医学观察期的中成药推荐,又应该如何正确服用?对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专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和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吴义春。

  最新公布的诊疗方案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三大流行病学特点,即: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特别是传播途径的表述被大众广泛关注,如何理解接触传播?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解读:“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所谓接触传播是已经被污染的地方,你的手去摸过了。所以强调了要加强洗手,这就是避免接触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在第四版方案中,对于危重病例的治疗方案,增加了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李兰娟院士指出,一些危重病人并非死于病毒感染,而可能是死于继发性细菌感染。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相当重要。李兰娟说:“这个疾病本身是病毒感染,它不存在细菌感染。但它在出现炎症、发烧、缺氧的情况下对肠道的微生态,会产生严重的紊乱。这是在H7N9等疾病当中我们都检测过发现的规律。在冠状病毒感染缺氧的情况下,同样我们认为可以引起肠道微生态紊乱。原来不致病的细菌同样可能移位导致感染。很多病人往往都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继发细菌感染。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减少这种继发感染是很重要的。”

  此外方案原文表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在医学观察期出现乏力伴胃肠不适的,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出现乏力伴发热,则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是否所有症状预防、治疗都要去抢购方案中提到的中成药?如何理解辨证论治?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吴义春解读:“中成药使用有效果的前提是准确合理,合乎病情,辨证使用。即根据体质、病情不同,分清楚是‘热’、‘寒’,还是‘湿’等不同。中医有句话叫做‘三因制宜’,讲的就是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辨证论治。中医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就好像大家听说板蓝根有抗病毒作用,大家紧紧抓住它有抗病毒作用,一下子就疯抢,但是它对有些人却无效,原来是忽略它只有对于风热证才有效的特征,如果对于风寒证反而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所以,不要认为我有病毒了我就用金花清感,如果你有寒湿可能使用藿香正气更对症,如果说嗓子已经疼了有黄脓痰了,属于风热证,我们使用金花清感或者是连花清瘟才会真正的恰到好处。另外如果发热并且大便干燥可能就要选用防风通圣丸了。所以对中成药的使用,千万不能千篇一律,我们要辨证根据个体的差异合理使用,才能让中成药真正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