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记者肖源 张棉棉 孙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春佳节,阖家团圆,总结过去,展望新一年。回望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春节特别报道《新春回眸》,一起看看那些鼓舞我们笃定前行的人,他们的2019年有哪些值得铭记的瞬间,新的一年,又有什么特别的愿望?今天推出第三篇《导航人的执着与梦想》。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再次升空,距离北斗全球组网的实现又近了一步。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自西向东不断的运动覆盖全球,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周耀华说,它们就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简称MEO。周耀华介绍:“2019年我们有7次发射,打了4颗MEO,打的最后一组MEO卫星,是24颗MEO卫星里的最后两颗。因为对于北斗三号来说,MEO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这两颗卫星出现任何问题,肯定会迟滞我们后边所有的工作。”

  2019年,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已经全部部署到位,完成组网后,将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服务的能力。周耀华说,双星发射,齐头并进是更大的压力。周耀华表示:“压力比较大,一个是整体的数量要多一些,然后它是双星发射,两颗星的步调基本上要一致。我为了缩短周期,比如做热试验的时候,可能双星一起做,并头前进。”

  到2019年12月16日,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18次发射任务,成功将28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两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全部送入预定轨道,平均每月发射1.2颗卫星,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周耀华说,这个速度也是她从没想到过的。周耀华介绍:“我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主任说,导航你能干一辈子,然后今年一想我打完了,自己都不敢想,两年时间全部打完,自己都觉得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北斗三号卫星在完成发射任务的同时,也在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海上没有信号时,可以通过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送信号,地面接收到信号后,就能判断船只位置,赶往救援。诸如此类的服务更多样,原有卫星上设计的载荷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增加天线、处理机、行波管放大器等设备,如何保证卫星的发射不受到设备增加的影响?几个月里,周耀华和她的团队在载荷的重新设计上无数次推倒重来。周耀华说:“对于MEO来说,从去年开始,它有一些增量载荷的需求,我就做一点一点的网格划分,然后去做详细的建模分析,靠这种办法来回迭代,一步一步去处理,前前后后得有五六个月,我们当时也是想了很多种办法,中间甚至方案来回颠倒过。我们把热控,包括做载荷、结构、电磁防护、空间环境、推进的统统拉过来,大家一起分析,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接受采访时,只要谈起工作,周耀华从不说“我”,主语都是“我们”。周耀华表示:“我们是个集体,每个人都是这其中的一环,我把这一环做好了,把接力棒交给另外一个人。我们整体可能单跑跑不过任何一个人,但是接力赛我们一定是第一。”

  一场接力赛,每一棒的交接都不能马虎,任何细节都得反复打磨。这种职业习惯也潜移默化到了生活中。周耀华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常问妈妈,是不是有强迫症。周耀华说:“我闺女老说妈妈你是不是强迫症,她每次收完东西,我就给她看一遍,我整完之后还要让她看一遍。比如我们这几天出去旅游,我就要写的特别详细,今天干什么,中间怎么坐车,明天干什么,我就一条一条把它列出来。”

  从200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的主任设计师,周耀华和同事们与北斗导航卫星一起成长,有过停顿、有过挫折,但北斗全球组网的目标始终未变。周耀华表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这8个字我觉得很贴切。我记得来的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平均年龄才29岁,一直到现在,总的来说还是我们这批人,平均年龄将近40岁。我们一直在努力奔跑,我觉得导航人也是这样,我们一直在为建成全球导航系统而努力。”

  周耀华说,往年春节假期,经常会要加班,和同事们一起吃饺子。今年春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在重庆过年。周耀华表示:“今年相对来说我比较放松,因为MEO已经打完了。往年有的时候可能要值班。有几次我们的星在(做)热试验,大家值班的都在附近,特别照顾我们,在大年三十给我们送来了饺子,现在想想也是一种经历。”

  2020年,北斗三号还将继续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将完成全部组网工作。短暂的春节休息之后,北斗导航人的接力赛还将继续。周耀华表示:“大的来说,我希望大家提到导航的时候,第一能想到北斗,别一说都是GPS,因为北斗提供了很多的特色服务。希望我们的特色服务也能越来越多的给大众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