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栾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聚焦国庆联欢活动的“台前幕后”,在联欢活动的中心联欢区,有三千多人欢歌热舞。他们当中,有刚上小学的孩子,有60岁的老人,也有残障人士。他们会有哪些故事?

  56个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儿童跑跳着来到天安门前,他们只有6-8岁,是北京一家舞蹈学校的学员。

  记者:你们知道参加的是什么活动吗?

  小朋友们:国庆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

  记者:你们参加活动什么心情啊?

  小朋友们:开心。

  记者:参加这个活动累不累啊。

  段心语:不累。

  杨小洋:我是很高兴,因为参加这个很荣幸。

  孩子们已经参加过不少演出,但是在天安门城楼前跳舞,还是第一次。团队负责人石晓岚说:“这些都靠小朋友们自己记,什么A、B、C、D,什么54、57,第一点在哪里,散开到什么点位,聚拢到什么点位。每个小朋友平均要记7到8个点位吧。”

  联欢活动进入尾声,一群女孩穿着白色裙子,在人群中打起整齐的手语。

  记者:是什么意思呢?

  杨向天: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这是天安门国庆联欢活动中第一次出现专门的手语表达环节。40名聋哑女孩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团长张京津介绍,她们的手语动作原本更接近舞蹈,为了让更多聋哑人看懂,做了调整。

  2分钟的舞蹈凝练成一句简单有力的手语。站在她们旁边的人也一起伸手打出同一句话,体现“残健平等”。带队老师张向天说:“以歌词的意思,投入表情、投入情境,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地把国家的情怀表现出来。”

  这样无声的表达来得并不容易。这些女孩登上过各种舞台,但是在天安门城楼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还是第一次。密集的人群中,她们听不见音乐,更没有办法像其他参与者那样听耳机里的号令,只能用眼神的余光看带队老师的手语提示。张京津说:“我们的孩子听不到,只能靠四个老师来传递信息,但是这个有延迟。怎么能够克服这个时差,怎么能卡在秒上,能够把动作做到最完美地呈现。”

  打起安塞腰鼓,黄土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白羊肚手巾、羊皮坎肩加红腰带的陕北汉子中间,有60岁的“腰鼓总教头”刘占明,他是中心联欢区年纪最长的参与者。7岁那年的正月开始,刘占明挎上一个两面都开了洞的安塞腰鼓,跟在父亲身后,走村串户。

  “家传的,原来逢年过年‘沿门子’拜年,打起腰鼓送祝福,腰鼓是红色的,鼓一响可以一年四季平安,能带来好运。当时小,跟着大人后面拜年,蹦跶蹦跶,赚个糖、花生。现在延续下来,慢慢参加大型活动,还出访了好多国家。”刘占明说。

  安塞腰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千多年历史,曾经是古战场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夺取胜利的凯歌,后来演变成陕北特有的欢庆鼓、丰收鼓,还代表“中国精神”走向世界。刘占明和乡亲们参加过国庆50周年联欢和60周年群众游行,作为安塞腰鼓的省级传承人,今年他们50位鼓手又摇头晃脑、挥槌打鼓,在城楼前使出这一股“牛劲”。刘占明说:“这次变化挺大的。原来用打击乐器和唢呐的传统伴奏,这次用了音乐《好儿好女好家园》,展现了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面貌,我们打起腰鼓也非常有劲,特别激动,这种心情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