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家门前】我家门前的溜索

2019-09-06 07:19: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一寸新芽上,有盎然的春意;一声蛙鸣中,有丰收的芳香;一滴露珠里,有太阳的光辉……一个个家门口的变迁,凝结成960万平方公里的蓬勃与兴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家门前那座山、那条河、那段路的点滴变化,随历史车轮一起滚滚向前,汇聚成浩浩汤汤的时代潮流,为共和国的70年长卷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今天(6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我家门前》,记录我家门前的昨天与今天,见证共和国的成长和繁荣。今天推出第一篇《我家门前的溜索》。

  央广网凉山9月6日消息(记者肖源 贾宜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布拖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金沙江从县东边的龙潭镇冯家坪村流过,直线距离400米的江对岸,是云南省巧家县的鹦哥村。2018年之前,连接两个村庄的,是两根直径32毫米的溜索上挂着的溜箱。

2018年7月10日,鹦哥大桥建成通车,这座桥距离陈先忠家门口的溜索只有几百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肖源 摄)

  这个不到两平方米的溜箱里,搭过外出求学的博士,装过锅碗瓢盆牛马羊,载过沙子水泥和砖瓦,坐过数不清的新娘子和她们的嫁妆。在过去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陈先忠家门口的这道溜索,架起了两岸村民往来的全部。

  48岁的陈先忠从小生活在冯家坪。他觉得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虽然绝大部分亲戚都在金沙江对面的云南巧家县。陈先忠说:“老一辈人是1968年从云南对面的山上搬过来了,我有六姊妹,只有两个是那边出生的。我们的亲戚基本上都在云南那边,就隔着一条河。”

  陈先忠记得,小时候,他和兄弟姐妹们跟着父母过江走亲串友,只有一种选择,乘坐人力推船。陈先忠说:“那时候我们坐船要跑下河边,那种木船是靠人工推的。那时候坐船,在途中你都没有感觉自己是活的还是死的。在这边儿上了船,但是在那边儿下不下得了船,不知道。亲戚在云南,不可能说是我不去,我怕死。”

  一丈来长的木船,坐三四个人,得六个小伙子才能推过江。就这,还有“几不推”:人少了不推、晚上不推、涨水的时候不推。

  就在这片水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接连发生过两起人工推船翻到江里的事故。

不好说是云太低,还是溜索太高,两根直径32毫米的钢索透过云层,通往巧家鹦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肖源 摄)

  1999年,江两岸十户村民集资,建起了这条480米长,横跨金沙江的溜索。此前的人力推船宣布“退休”。陈先忠说:“刚开始溜索还是靠人工拉,我都拉过。像我那时候体质好,现在就只敢在这个箱子外边和边上比划一些动作给你看。你要说拉一下,肯定是没有这种胆量了。”

  在江边的溜索上,陈先忠向记者演示怎么站在直径32毫米的钢丝上,推着溜索过江。他说:“两只脚踩在钢丝绳上面,身子在溜箱里头,这样脚一用力,它就往前面走了。全靠脚,脚一走它就往前走了。一般都是两个人来推,那边一个,这边一个。两个人一般只能推三个人。”

布拖县冯家坪村村民陈先忠说,在大桥没通车以前,这个溜可起了大作用。(央广网发 俄底尔以 摄)

  脚劲、手劲、胆量,缺一不可。陈先忠说,这活儿太考验人,后来,就用机器来带动溜箱,一次能过得去五个人。“木船的时候,云南那边的女娃都不敢嫁到我们四川这边来,就是因为这条河。后面这个溜索建起来之后,才有那边的女娃儿嫁到我们这边来。对于我们走亲串友,比那时候坐烂木船要好太多了,这就是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的、一天比一天要好。”

  好了还想更好,或许,这才是国和家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记者跟随村民陈先忠体验号称“亚洲第一高溜”的鹦哥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肖源 摄)

  2018年7月10日,被誉为“亚洲第一高溜”的鹦哥溜索改桥项目鹦哥大桥建成通车,这成为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的标志,这座桥距离陈先忠家门口的溜索只有几百米。他说:“现在有这个桥,像这些人回娘家,把猪喂了之后去,吃过饭回来,还能赶上喂猪。对我们子孙后代的好处不是一星半点。大桥也不收钱,这个可以说共产党投资,真正是为了我们。”

  陈先忠说,儿子是没见过他小时候坐过的小木船。“他现在才二十几岁,他没出生的时候就有这个溜索了。溜索他肯定是坐过的,反正有事情都必须得坐这个溜才能过得去。”

修建并实际管理近二十年溜索的蒋世学说,大桥通车了,他终于不用每天提心吊胆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肖源 摄)

  如今,在成都生活的儿子,也有了儿子。四岁的小家伙自然是没见过爷爷当年坐过的船,见了爸爸当年坐过的溜索,倒也不害怕,只是,他再也用不着溜过江了。

  我家门前有座桥,从此,村里的新房多了起来。冯家坪村妇女吴小艳告诉记者:“嫁过来有十几二十年了,以前我来的时候这边都是土房,他们修房子都很艰难,你看桥修通了,现在拉砖各方面都比较方便了,你看现在那些修房子的不是很多嘛。”

  我家门前有座桥,从此,江上的溜索成了历史。主持修建溜索的鹦哥村村民蒋世学说:“现在溜改桥,大车小车都能到我们家门口了。我想去哪里玩,坐个车就去了。这个桥修好了,我才幸福了。”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