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用药基本靠“掰”、剂量只能靠“猜” 儿童安全用药难题多

2019-07-29 07: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记者谭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湖南5岁的贝贝因为爸爸把服用3/5片的医嘱看成了服用3-5片,过量服药后在家里昏睡了三天,送医后进行了血液透析才脱离危险。3/5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半片,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虽不会粗心到把医嘱看错,但也很难准确给孩子掰出3/5片药。

  记者调查发现,相较于成人药,市面上的儿童专用药少之又少。很多儿童在用药的时侯都被当成“缩小版的成人”对待,遵循着“小儿酌情减量”的原则服用成人药。用药基本靠“掰”、剂量只能靠“猜”,存在安全隐患。如何破解儿童安全用药难题,让儿童用上儿童药?

  湖南长沙5岁的贝贝此前因为过敏去医院就医,医生给开了抗过敏药异丙嗪。医嘱上写的是吃3/5片,而贝贝的爸爸误以为是吃3-5片,让孩子一次性服用了5片药。贝贝在服药后昏迷不醒,被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治疗。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龙荣说,接诊后,他们第一时间给孩子进行了血液透析,孩子才脱离危险。

  龙荣告诉记者:“这个小孩的情况是,他妈妈带他去医院看完病之后去上班了,他爸爸在家里给小孩喂药。爸爸比较粗心,药袋子上写着是3/5片,就是大半片,他理解为吃3-5片,就给他吃了5片。因为这个药本身就是个镇静的药物,小孩就昏睡了三天。”

  龙荣说,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少儿童因为服用成人药过量而造成肝脏肾脏损伤,永久性听力伤害,严重的还会危及儿童生命。

  左女士的儿子今年五岁,左女士告诉记者,市面上的儿童专用药非常少,孩子生病了经常吃成人药,而小儿服用成人药要减量,一片药要掰成好几片给孩子吃,剂量很难把握。“我们家宝宝之前吃的药好像是成人的药多一点,医生让我们掰成一半或者是吃其中的四分之一片,我就掰碎了给他吃。”

  像左女士的孩子一样,很多患儿在服药时都被当成“缩小版的成人”对待。龙荣说,这并不科学:“一般成人的药给孩子服用的时候,会按照成人的公斤体重去算,但这样也不完全符合小孩的代谢过程,小孩小的时候代谢比较快,药在体内代谢的过程不会和成人一模一样。成人的药在给小孩吃的时候风险很大。”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药房发现,市场上儿童专用药品比较匮乏,不少常见的药品没有儿童专用剂型。一家连锁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面上的儿童专用药品种类比较单一,“只是些常用的,清热解毒、止咳,治感冒的。”

  对此,龙荣表示,目前,国内生产儿童专用药的药厂屈指可数,儿童专用药品种和制剂远少于成人药,特别是用于重症专科疾病的药物多数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她说:“现在儿童专用药主要是分布在一些感冒药和一些维生素类的药。百分之九十的药物是没有儿童剂型的。”

  为什么儿童专用药这么少?某制药公司负责人杨杰表示,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了儿童药研发难度大,儿童临床试验风险高。她说:“儿童的生理跟成人不一样,在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理特点,这样就使得在儿童药物的设计上要量身定制,不同的年龄要设计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口味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儿童临床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药物上市肯定要做临床研究,证明药物安全有效。但是不管是从医生、家长,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大家都不愿意把儿童当作试验者,这也造成了儿童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很难招募。”

  杨杰表示,政策不配套也制约着行业发展。作为行业内的企业,她认为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制药厂生产适合儿童的专用药品。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