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把铁锨,六顶帐篷;一条天路,一座城 | 足迹

2019-05-30 11:39: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央广网格尔木5月30日消息(记者葛修远)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格尔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而在1954年之前,它只是当地牧民口中的一个大致区域,没有人知道究竟哪里是格尔木。这一次,我来到格尔木,正是要去寻找天路开始的地方。

  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来到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河畔的这片荒原上,开始了艰难的筑路,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把公路修到了拉萨。世界屋脊从此告别没有公路的时代。

  从慕生忠在格尔木河畔插下铁锨、扎下6顶帐篷的那一刻起,格尔木正式成为了青藏公路开始的地方,它的命运也从此和这条雪域天路紧紧连在一起。以一座城为基点,我的采访沿着一条路开始了。

  兵站,扎根在千里天路上的港湾

  从格尔木到拉萨,途中大多都是无垠的雪原和广袤的无人区。每隔一段距离,你就会在青藏公路旁看到一座军营,这是给往来人员提供食宿保障的兵站。

运输车队行驶在雪域天路上(青藏兵站部 供图)

  从格尔木市区沿着青藏公路向拉萨方向出发,行驶90公里,海拔迅速攀升到3500多米。这里有着青藏公路上的第一个兵站——纳赤台兵站,我的蹲点就从这里开始。

青海境内12个兵站中,仅有纳赤台兵站荣获“高原红旗兵站”荣誉。副站长周庆华特意为我们展示了在他们心中意义非凡的这面锦旗(青海日报 姚斌 拍摄)

  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大站政委赵国勋告诉我,从格尔木出发,一直到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沿线环境条件都比较艰苦,海拔高、气候恶劣,兵站很难生产出新鲜的蔬菜,所以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每周给沿线兵站配送一次补给。

为过往兵站的汽车兵做一顿丰盛晚餐(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60多年前,这里的艰苦程度比现在高出了不知多少倍。在纳赤台兵站院子背后的山脚下,依然可以找到兵站建设之初的地窝子、砖瓦房。

  自上世纪60年代青藏公路沿线兵站建立至今,驻守兵站战士们的营房先后经历了4代,第一代是帐篷,第二代是地窝子,第三代是砖瓦房,第四代是楼房。

第二代营房——地窝子(青海新闻网 樊永涛 拍摄)

  1953年春,为了解决驻藏人员的后勤供应问题,党中央委托西北局组建西藏运输总队,用骆驼运粮进藏,这就是青藏兵站部的前身。1956年2月,刚刚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沿线开设了14个兵站,数百名官兵骑着牦牛和骆驼登上千里青藏线开展兵站建设。他们在坚硬如铁的冻土上安下帐篷,用石块垒起锅灶为过往人员烧水做饭,提供后勤保障。

  在物流业远不如今天这样发达的时代,部队的运输力量长期肩负了向西藏运送各类物资的任务,在通车后的65年当中,有300多名汽车兵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但是一代又一代青藏公路人依然如磐石一般坚守在这里。

  战士崔建广专门带我去看了纳赤台兵站门口几棵长得不高的杨树。可以看出,它们被精心地打理过,战士们正在用山中引来的泉水浇灌。

纳赤台兵站门口的树(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崔建广告诉我,这是十几年前老兵种下的,能够成活十分的不容易。从纳赤台再往后,一直到唐古拉山上的600多公里路,就再也看不到树了。

  他们格外爱惜这几棵树,因为他们要像树一样扎根在这里。这句话瞬间触动了我。65年前,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来到格尔木时,不但扎下了帐篷,还亲手栽下了方圆百公里内的第一棵树。一代代青藏公路人和格尔木人,就如同树一样,在这片荒原之上扎下了根。

  格尔木,一座可以找到起点的城市

  在赵国勋的建议下,我从海拔3500米的兵站回到格尔木市区,继续寻找天路和这座城市的交集。

  在中国,年轻的城市不在少数,但是能找到起点的城市就很少了。在格尔木,你可以找到这里的第一栋楼房和第一棵树。

  1954年的格尔木还是一片荒野,有的同志问慕生忠,格尔木到底在哪里?慕生忠回答说,“格尔木就在你的脚下。我们的帐篷搭在哪儿,哪儿就是格尔木。”当时他们在茫茫戈壁滩上扎下的6顶帐篷,成了格尔木市的开端。

  在格尔木的西郊,有一个叫“将军楼”公园的地方。“将军楼”建于1956年10月,是原青藏公路管理局办公的地方,也是慕生忠将军当年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前身就是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这里也是格尔木和青藏公路最早的交集。这栋楼是格尔木市的第一幢楼房,也是当时的至高点,站在二楼就可以饱览格尔木的全貌。

格尔木第一栋楼房、原青藏公路管理局办公室——“将军楼”(格尔木市 供图)

  同样是在1954年,在慕生忠将军的指挥下,民工利用青藏公路动工前的空余时间,修渠放水,又从青海湟源县拉来14万株树苗,这是格尔木市的第一批树木。在将军楼的旁边,慕生忠亲手种下的青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今日格尔木(格尔木台 供图)

  当年的14万棵树苗,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勤劳而智慧的格尔木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把树和花草从城区种到郊外,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把滩涂变成了耀眼的新城。

  格尔木,一座被树林保护的城市

  即使是从自然环境恶劣的青藏公路回到格尔木市区,2800多米的海拔和戈壁黄沙依然提醒着我这里的环境有多么恶劣。

  在格尔木市东郊,青藏公路横穿柴达木盆地后,在这里向南拐了一个弯道,擦着格尔木市区的南部边缘掠过。道路两侧各25米的防沙林,将黄沙牢牢的锁住。格尔木市林业站站长贾青松告诉我,20多年前,这里并没有树,只要一刮风,道路就会被黄沙掩埋。不但影响行车安全,还要动用大量人力清理。而如今,以格尔木为中心,公路防护林已经覆盖青藏公路沿线有50多公里。

青藏公路两侧防护林有效固沙(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从格尔木诞生之初,植树就是格尔木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贾青松是第三代格尔木林业人,在这里种树有多难,他的体会最深。

  那个时候,很多职工回家探亲返回时,都会带上一捆插条,背回格尔木试验种植,青杨和旱柳是最容易的成活的树种,也是现在格尔木最常见的树。

记者在青藏公路旁的防护林内采访(格尔木台 李馑 拍摄)

  在格尔木,流传着一句话“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娃难!”足见在这里种树的不易。60多年来,格尔木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戈壁荒滩上植树造林,今天的格尔木市已经被4万多亩林地环绕。有了农田防护林、城市防护林组成的森林防护体系,居住环境变好了,格尔木人也干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在戈壁滩上种植的人参果(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在贾青松的指引下,我从青藏公路的一个岔道口离开主路,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间,找到了一个由60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组成的种植基地。

  这里种植着韭菜、菜花、西红柿、小西红柿、黄桃、油桃、毛桃、苹果、人参果、火龙果等十六、七个品种的蔬菜、瓜果。大棚外骄阳似火,而大棚内绿意盎然、瓜果飘香。


温室大棚内瓜果飘香(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这个种植基地的主人,是在格尔木生活了20多年的王波。王波告诉我,要在戈壁滩上种树已经十分不易,要种活水果更是难上加难,没有金刚钻,还真的很难做到。

王波看到自己果园结出的果实十分开心(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王波拿出手机,向我展示了格尔木农业信息站为他安装的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互联网,他可以实时了解温室的状态,用手机就可以对大棚进行温度调节。除了采摘、浇水,一个人就可以对所有安装了这一系统的大棚进行管理。

现代物联网系统可以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控(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我在王波的种植基地采访的这一天,他的基地采摘了1000斤菜瓜、1000斤韭菜、800斤菜花、300多斤西红柿,运到位于市区的批发市场后,不到半个小时,这些菜就被零售商抢购一空,分销到格尔木的各个市场。因为口感好,一部分水果还远销省外。

王波种植的蔬菜瓜果一拉倒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从戈壁荒滩到瓜果飘香,今天格尔木依靠坚持不懈的绿化和农业技术开发,市场上的蔬菜水果有将近一半都是自己生产。给纳赤台兵站以及青藏公路沿线各个兵站运送的蔬菜、水果,有很多都是格尔木自己生产的。

  格尔木,一座因路而生,因路而兴的城市

  青藏公路通车后,往来物资在格尔木转运,人员在这里休憩,这里成为作用重要的中转站。当时每年85%的进藏物资和90%以上的出藏物资都要从格尔木中转。而格尔木就是各类人员、物资进出西藏的中转站、旱码头。

1985年格尔木汽车运输站一角(格尔木市 供图)


今天格尔木物流园区内密集排列的货运卡车(央广记者 葛修远 拍摄)

  伴随着人员物资的往来,格尔木的各类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程度不断提升。历经60多年的发展,慕生忠插下铁锨的隔壁荒滩已经成为常住人口超过30万,年生产总值超300亿的现代城市,昔日的“旱码头”已经形成了包含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等多种要素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在格尔木的南部汇合后并驾齐驱奔向西藏(格尔木市 供图)

  今天的格尔木,正在成为连接新疆、甘肃、西藏、四川、青海的西部物流枢纽。格尔木到敦煌、库尔勒的铁路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今后物资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抵西亚、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天路开始的地方已经张开怀抱迎接世界……

编辑: 朱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