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江苏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明察暗访哪些问题“浮出水面”

2019-04-20 10: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景明 江苏台记者丁凤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环保执法检查中发现河水发臭,按公示牌拨打河长电话,竟然“查无此人”。这是近日发生在江苏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的一幕。此次执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重点。

  实地检查从南京开始。执法检查第一组分头赴基层、到一线明察暗访,一些地方水污染防治浮于表面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检查组一行来到南京江宁开发区曹村桥排污点,刚下车,一股恶臭就迎面扑来,附近不到百米,就是一处居民小区。检查人员立刻拨打了河长制公示牌所留的责任单位——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检查人员又拨打了另一责任单位——秣陵街道办事处电话,接线人员却表示“没有领导的联系方式”。

  随后,检查组对水体取样后,立即决定前往秣陵街道办事处了解情况,结果获悉,这位“河长”已调走,公示牌还未及时更新。对此,检查组也现场提出了意见:首先针对黑臭水体问题,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为什么公示牌没有具体明确责任到人,而是留了办公电话?

  秣陵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升级污水处理设施,满足污水处理需求,尽快关闭临时处理点,并尽快对标志牌作出整改。另据记者了解,本月8日,南京江宁区已经下文要求河长制公示牌进行整改,不再留固定电话。而了解情况后,检查组决定近期再组织“回头看”。

  在18日下午举行的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江苏省人大代表、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总工程师张玉成上来就开门见山说问题。她说:“法律要求水质信息公开,我上网查了一下,确实是有,但是目前格式混乱,各个区报上来的不一样,还有的公布出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WORD文档,也未见公章,我觉得这个数据的公信力会让人产生质疑。”

  张玉成发现南京各个区的确都做到了信息公开,但有些区仅仅上传了一个文档,甚至由于格式不兼容等问题,点开就是一堆乱码,显得很没有“诚意”。“建议要有信息公开的办法,或者实施细则,这样就规范起来了,大家都一样。如果向社会公示,按道理是一个可信的数据。这次我在网站上还看到了,某个区以区水利局的名义,点进去,表头叫做自检数据,落款是某某水厂、某某公司,我觉得这个也不可取。”张玉成说。

  南京市人大代表、秦淮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所代理所长陆兵认为,“治水”要有耐心有系统性思维,特别是要克服政绩工程的浮躁心态。他举了身边真实的案例:为了不让污水下河,把排口给堵住了,导致老百姓家里被淹。他说:“在基层我们感觉需要时间、需要尝试,还需要去观察过程,因为简单的结果如果不能长效,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我们在选择治理技术的时候,当时就是这样,有几千家公司跑到单位来介绍技术。”

  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纷纷围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水污染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另外,记者还注意到,就在执法检查开始的当天汇报会结束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对与会南京市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水污染防治法的“闭卷考试”,相关负责人表示,吃透弄通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是“依法”开展检查的重要前提。这也正是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与党委政府的环保督察、部门的工作检查有所区别的地方,检查重点更多要关注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工作层面。比如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就水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在南京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禁止向水体、水污染治理设施排放有毒危险废物”条款,并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扎紧制度篱笆,大力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