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回眸2018]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01-02 07:2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时任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来说,2018年的开头,既怀抱信心,也背着包袱,信心和压力,都来自于“大气十条”目标的全面完成。从2013开始向大气污染宣战的五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三大重点区域都收获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减排空间也随之进一步收窄,硬仗才刚刚开始。

  2018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走向措施更精细、覆盖面更广的新阶段。田为勇说,在强化监督范围进一步扩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部也不断提升技术监管手段。

  田为勇表示:“3600个网格占了整个(排放)总量的80%,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比如地方的环保局发现了这个网格持续比别的地方高,网格一高马上就报警了,他不去查,我这就会持续报警,地方没动的话,我们就得再派人去帮你会诊。说白了是让地方政府或者企业知道,我们不用去人,就知道那里有污染,或者改善的程度怎么样。”

  同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更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及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等七大标志性战役做了详尽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这吹响了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他指出:“必须拿出一个大气、水、土壤等生态保护具体的目标,而且必须考核,达不到目标必须追责。”

  在这一年,首次全国性大规模水源地督查全面开启。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需要在当年年底前完成6251个环境违法问题的整治任务,倒排工期、信息公开、强化督促问责等9项措施,给地方带上了紧箍咒。从上半年31个省份276个地市个个有问题,到12月中旬全国只剩下39个尚未解决的具体问题,整治完成率达到99%。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把水源地保护工作基础打牢,才能让百姓的“水缸子”更安全、更放心。

  七大环境标志性战役中,其余涉及水生态保护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也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给出的数据显示,碧水保卫战也卓有成效。

  李干杰介绍,黑臭水体治理进展非常明显,使得2018年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加明显;到11月底,好于三类水体的比例增加了5.7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3.3个百分点。

  2018年,近30名地方官员坐上了生态环境部的约谈席;20个省市迎来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数场约谈会、一记“回马枪”,杀出了更强的警示效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长根表示,第一轮督察列入地方整改方案共2147个问题,截至目前已基本解决近70%。通过两批“回头看”,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意识显著增强,长期以来发展与保护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变。

  2018年,也是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一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全国海关针对“洋垃圾”走私开展5轮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718名;证监会严肃整治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督促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切实承担起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定义务;环保合力正在加速形成。李干杰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年,为今后的硬仗奠定了基础,一定要把前期探索和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坚持下去,落实下去。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