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回应国际法院裁决:美国一天内撕毁两份条约

2018-10-05 09:3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记者张筱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美国政府3日宣布,终止与伊朗在1955年签署的友好条约、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议定书,并将复查美国加入的所有可能将美国置于国际法院管辖之下的国际条约。

  伴随着特朗普政府在国际事务上动作频频,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中东地区国家分别把美国政府告上了国际法院。

  今年7月,伊朗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重启制裁违反两国于1955年签署的《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要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措施、要求美国立即停止针对伊朗的制裁。3日早些时候,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宣布对此案拥有管辖权,并要求美国立即停止针对伊朗人道主义物资及民航安全相关商品和服务的制裁。

  9月29日,巴勒斯坦宣布,巴方已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将美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的行为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针对伊朗1955年条约管辖权案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3日宣布,美国终止与伊朗的这份友好条约。蓬佩奥说:“我宣布,美国将终止与伊朗在1955年签署的友好条约,坦白地说,这是一个迟到了39年的决定。”

  除此之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3日表示,美国将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相关议定书,作为对巴勒斯坦据此将美国告上国际法院的回应。博尔顿说:“作为对友好条约问题的补充,我宣布,总统已经决定美国将退出任何《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关于解决争端的议定书,这和所谓的巴勒斯坦国提起的、对我们的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提出异议的诉讼有关。”

  博尔顿还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开始复查美国加入的所有可能将美国置于国际法院管辖之下的国际条约。此举意味着,美国或将拒绝执行任何来自国际法院的不利裁决。

  从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到威胁退出世贸组织,最近一两年,美国政府接二连三地挑战国际多边秩序,频频作出“退群”的举动。如今,在国际法院审理过程中,美国政府又废除相关双边协定并挑战使美国受到国际法院管辖的相关国际条约。除了逃避来自国际法院的不利裁决,美国此举还将对国际多边秩序造成怎样的伤害?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的议定书,签订于1961年;美伊两国的《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签订于1955年。如今,这两份美国政府承认了几十年的法律文件,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告:前者退出、后者废除。

  与此同时,伊朗、巴勒斯坦分别提起的诉讼仍在国际法院审理,外界普遍推测,这两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将对美国不利。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看来,美国当下的举动大约是在“未雨绸缪”。国际社会对美国不遵守国际法或者国际规则的行为已有很多批评,所以美国政府选择采取提前退出相关条约的做法来釜底抽薪,直接彻底抵制国际仲裁系统作出相应的、不利于美国判决所谓的合法性,为自己增加所谓的合理性,但这种做法本质上仍是单边主义行径。

  有批评认为,美国此举是特朗普政府又一次挑战国际多边秩序,作出“退群”的举动。而若把时间向前回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今世界的国际规则框架原本就是在美国的主导之下得以成型。在当代国际法领域,如果说美国是建群的“群主”,也不夸张。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兆杰介绍:“通常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法律秩序作为传统国际法的一个阶段,主张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讲求强者通吃,也有国际法规则和解决争端的机制,但是并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样发达。战后的国际秩序,美国起到了主要的甚至领导性的作用。它是以规则为基础的,特别强调国际法应该得到遵守。”

  建立相对公平、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各国平等遵守国际法律规则,正是数十年前的美国政府的大力主张。话虽如此,在其后的几十年间,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已经不止一次地挑战国际法院的权威。刁大明表示:“美国在维护国际规则、执行国际法方面,基本上属于两面人的状态,所谓‘合则用不合则弃’,符合美国利益就大张旗鼓地宣扬支持,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就会退避三舍甚至横加指责。比如在80年代,国际法院曾经判决美国在尼加拉瓜的干预违反了国际法,但是美国至今没有任何回应,也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在李兆杰看来,通过法律途径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重要表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美国政府如今退出曾经承认的条约和议定书的做法,尚在国际法的许可范围之内,但此举势必会在国际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李兆杰指出:“美国今天的做法是向世界表明,‘我是老大,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过去签订条约现在对我不利,我现在都退出来’。维护国家主权是重要的,但国家主权不能不受国际法律规则的限制。想使自己主权的行使不受任何法律限制,这种想法早已被时代否定,这种做法也不符合今天国际关系、国际法律秩序的要求。”

编辑: 王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