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见证]曾光:抗击非典,只是考过了公共卫生的最初级

2018-06-12 07: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王娴)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曾光,1946年出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对策研究,多次向国家提出公共卫生问题对策并被采纳。在2003年非典防控中,先后任卫生部赴广东联合调查组流行病学组组长、首都非典联合防控指挥顾问,发挥重要作用。他亲历非典防控过程,见证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变化。

  2003年,疯狂肆虐的SARS疫情让很多中国百姓第一次听说了“公共卫生”这个概念。作为抗击非典疫情的亲历者,曾光一直记得一个日期,6月20日。那天,小汤山医院最后18名非典患者出院,中国历时半年之久的非典疫情基本结束。曾光说:“我可以忘了别的,但这是关键时刻,甚至有时候日子、时间我都记得清。”

  非典爆发,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走进了北大人民医院这个凶险的战场。曾光回忆说:“医院关键是把感染的人和没有感染的人分开,(北大人民医院)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医院,但面积很小。初诊挂号得分开,诊室得分开,化验得分开,x光得分开。另外,住院得分开,走的通道得分开。最严重的时候,把锅炉房、洗衣房都当成病房,吹鼓风机,给医生多戴口罩,但是病毒那么小,密度那么高。”

  面对危急的局面,曾光提出意见——关闭北大人民医院,向远郊区县转移,该意见立刻被采纳。

  4月15日,曾光进入国务院督导组,在“非典”防控中建言献策。

  4月28日,曾光到中南海讲非典疫情防控,据说这是中央政治局的第一堂公共卫生课,题目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科学防治。

  4月30日,“七天七夜建成的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交付使用,成为接诊“非典”患者的重要阵地。在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座非典定点医院共有672名非典患者获得救治,治愈率超过98.8%。

  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不再增长,非典疫情终于结束。但是它留下的公共卫生问题仍然存在。曾光说:“那时感染严重,传播链也乱了。调查传播链是最关键的,我们有医院,但他们没有受过这个训练,疫情真正大规模流行,防疫局也插不上手,这是体制上、应急管理出现的问题。”

  抗击非典,有人说这是公共卫生事业迈步一跃。转折之后,转变开始。用曾光的话说,这是给上至中央,下到老百姓,包括公共卫生队伍和医院各部门上的一堂生动的公共卫生课,“我又提出了零级预防,就是政策预防,政府是主体。这种预防效果非常好。政府出面,决策者和公共卫生专家直接挂钩,公共卫生专家的意见变成行政决策。”

  但是曾光并不认可把非典看成是中国公众的“公共卫生启蒙课”,他认为,国人的公共卫生意识早就萌芽,尽管大部分人并不使用“公共卫生”这个说法。曾光认为,中国率先消灭天花,比世界消灭天花早了十多年,大大提高了期望寿命,在那个时候,公共卫生意识也开始了。

  曾光1982年开始流行病学研究,那时条件十分简陋,各地疫情数据的整理报送都很慢。1984年,曾光参加全国疫情会议,他看到的是一场“算盘大会”。他说:“那时候美国都已经计算机联网了,我们还打算盘,带着算盘加疫情。横着加竖着加,按病种加,按年龄组加,都加到合适了,散会。我们只能发月报,月报靠邮寄。所以上头了解我们的疫情差不多得晚一个半月。”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中国开始实施了儿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措施;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也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198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出台。

  曾光认为,通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非典、汶川地震次生灾害预防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中国的公共卫生进入了“新阶段”——信息更加透明,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更公开、更公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有了严格的制度规范,甚至公共卫生的成功经验也推广到了各行各业。

  比照2003年的非典,这些年公共卫生领域的成绩显而易见,不过,曾光还是不满意。比如他坚持认为,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强调得远远不够。

  曾光说,对于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意识成长而言,单靠一次抗击非典行动的启迪是不可能完成的。

  公共卫生,道阻且长。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路线图。曾光说,新的阶段,变化刚刚开始,“中国公共卫生进步很快,特别是政府为主导的防控,这方面力度非常大。从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后,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对健康的指示以后,我相信中国公共卫生最深刻的变化,现在刚刚开始,慢慢来吧。”

  见证者说

  曾光:“我从事医疗工作已经53年,做公共卫生39年。我觉得我看到了中国公共卫生的巨大进步,也看到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坎坷,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觉得中国现在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