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科院: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 其保护亟需评估改进

2018-05-22 07: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2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今天(22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论文,报道了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成果。中国大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娃娃鱼”,是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它与日本大鲵、美洲大鲵,共同组成了两栖类中的隐鳃鲵科,该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大鲵凭借极高的进化独特性,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衔的多个国内外研究人员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发现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为此,中国大鲵的保护面临着重大调整,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那么在保护大鲵的过程中都面临哪些困难?这次成果发布又会让我们对大鲵产生哪些新的认识?

  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的18个省份。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栖息地连续破坏,以及人为过度捕捉,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目前野外罕迹。中国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大鲵的养殖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功。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工养殖市场繁荣发展,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一尾性成熟中国大鲵市值一度过万元,呈现“一窝卵就是一个宝马”的大鲵热潮,这为研究人员寻找野外大鲵带来极大困难。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说,最终,依靠着师长、亲朋好友帮忙,地方保护管理部门、各类养殖场及当地民众的热心联系,耗时近10年的考察和走访,研究人员通过采集脱落皮肤组织和消毒棉签口腔刮取等非损伤性采样手段,获得了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她说:“通过简化基因组手段获得了大量可用的、高分辨率的SNP位点,可以说是准基因组的信息。”

  通过线粒体基因以及简化基因组数据的整合分析,研究团队最终发现5个野生遗传组分。车静说,结果显示,在历史上这些遗传组分之间已经出现了非常显著的遗传隔离。换句话说,就是在自然状态下,这几个组分实际上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研究发现,中国大鲵至少存在陕西种、四川种、贵州种、广西种和安徽种5个物种。另外,在养殖场种群中还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的支系,加之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包括高达8个物种,但这一结论亟待进一步考察及研究确定。

  这一研究颠覆了“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的传统概念。研究过程中,该团队还发现,陕西种的中国大鲵广泛分布在全国养殖场,成为优势种。不同物种之间发生广泛基因混合,以贵州省为例,随机取样的100份养殖个体,尽管母系有不同的来源,核基因水平已经混杂为一个物种。中国大鲵隐存物种正面临悄然灭绝的境地。

  车静表示,基于此,中国大鲵的保护亟需重大调整。通过研究提示国家相关部门对商业化养殖管理需要作重大的调整,建议各类以商业目的运营的养殖中心,要进行系统的普查以及遗传鉴定工作。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养殖场里面物种的归属,确定濒危等级。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濒危程度以及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规范管理,如果是小种群,必须禁止买卖和交易。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进一步解释,通过这一发现,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中国大鲵物种采取不同保护措施。避免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使它的遗传多样性丧失。科学指导放流,在不同的区域要放不同的种,避免种间遗传杂交导致的远缘衰退。

  研究团队还表示,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不仅能有效保护中国大鲵各物种,还能为其它濒危物种的保护作出示范。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