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智慧气象”可精确至人们所处环境 提供个性化服务

2018-03-24 10: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朱宏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日出东边白,雨停云消散”,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先人用敏锐的观察力总结出一句句实用的天气歇后语,而如今,人类动动手指就可以预报未来几十天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能精确到人们所在街道,并根据所处环境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天气预报看过吗?昨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科技的“智慧气象”。

  如今的天气预报,早已不局限于一天一次的电视播报,打开电脑或轻触手机,动动手指就能获悉短至1小时以内、长至45天的天气变化。中国气象局通过互联网给大家提供的气象信息覆盖了我国各大城市以及A级以上旅游景区,甚至还可以查询到6000多个国外城市的天气。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大数据技术研发副总工程师匡秋明表示,甚至路面的摄像头也可以获取天气数据。他说,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官方收集的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及其他一些数据。官方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等各种各样的数据;行业数据主要通过气象服务、数据交换及购买获取;手机里的相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包括手机摄像头也可以获取气象现象,路面摄像头也可获取天气状况。”

  这种基于个人手机的天气服务,甚至可以精确到所在街道。在手机版的天气预报中人们发现,温度一栏不仅显示实测温度,还有体感温度,一般两者有差异。气象专家表示,其实大家可以更多的参考体感温度,它会更接近于人们的真实感受,对出行更具参考价值。当然光有温度预报还不能算贴心。在出行前,不妨再看看穿衣、防晒、洗车、户外运动以及钓鱼、逛街等指数预报。比如大家比较关心的穿衣指数,气象卫星、雷达等把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传送到“智慧气象”系统中,通过测算,再结合人体皮肤的适应情况,最终演算出不同薄厚的穿衣指导。

编辑: 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