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改革开放家国40年]带着中国标准去援建

2018-02-18 10:14: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过去40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亿万中国百姓作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亲历者,自身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春来临之际,中国之声记者深入基层,走进10个普通家庭,跟他们一起回望40年的家国变迁,共话美好的新春愿景。

  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记者刘黎黎 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0年前外国人来支持中国建企业,现在反过来,咱们中国人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的储备,把中国的标准还有先进的设备,带到国外。”说这话的人叫胡万林,在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工作了30年。儿子胡浩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入职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去年3月份开始,常驻巴基斯坦。今年春节,胡浩在伊斯兰堡,家人在山西朔州,只能通过视频拜年。

胡浩通过视频给家人拜年

  姥爷:“胡浩来了!”

  爸爸:“胡浩,过年好!”

  姥爷:“过年好!”

  胡浩:“在巴基斯坦给你们拜年啦,希望家里面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吃得好一点,过得好一点。”

  胡浩妈妈:“你就放心了,其实没问题,我们挺好的。”

  胡浩爸爸:“家里面都挺好,你自己好好工作,放心吧。”

  胡浩所在的卡西姆燃煤电站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头号能源项目,他最近正忙着电价核算和批复的推动,4月份,项目就要投入商业运营。胡浩说:“中巴关系本来就比较好,做业务推动的时候,跟巴方官员他们沟通的时候,他们都对你非常友好,而且会给中国人一些额外的关照,我在这边逐渐和一些巴方官员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很喜欢我,也很喜欢中国人,非常感谢中国人来这边帮他们解决能源危机,搞基建项目建设等等。”

卡西姆燃煤电站项目全貌

  巴基斯坦缺电,卡西姆燃煤电站项目能满足当地4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不到20个这样的项目,就抵得上巴基斯坦整个国家的装机容量。

  胡浩介绍:“我们之前每天都要停很多次电,不得不使用柴油发电机自己发电,现在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市内的停电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其中有很多是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做的贡献。整个项目的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技术设备都来自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企走出去。”

  电气工程专业,又有英语优势,海外电力投资这条路正是胡浩的兴趣所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近一年,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家,他随处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善意。“如果去当地一些旅游景点,一旦停下脚步和一个人一起自拍,十秒之内就能聚集起十几个人。有时候我去市场的小店买杯奶茶喝,都没怎么和店主聊天,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喝完一杯茶,结账的时候店主说什么都不要钱,说中国人是兄弟,免费!”

  胡浩愿意选择驻外工作,胡万林一点也不意外。胡浩在平朔集团大院长大,这里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984年,中外合资企业——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破土动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1987年建成投产。先有了平朔矿区,才有了今天的朔州市。在朔州体育馆门前,竖着邓小平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哈默博士历史性握手的铜像,他们的会晤直接催生了安太堡露天煤矿。

  88年大学一毕业,胡万林就分配到了平朔。“80年代的平朔,有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很多人都在这儿,也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有几个外国朋友一块坐着。”

  胡万林说,30多年前,建安太堡煤矿,技术、设备、设计、管理都是进口的,然后再进行测绘、改造、国产化。中外合资对企业最大的影响是观念的冲击和重塑。“比如大型的170运输煤的汽车,哪一个电机或者轴承不行了,要赶紧换新的,咱们就是把车停下来修。人家是直接把旧的赶紧淘汰,让设备的运转率特别高。”

卡西姆燃煤电站项目独立码头

  改革开放的大门让平朔看到了世界的精彩,也让中国在奋起直追后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当年技术设备全面引进,到现在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胡万林毫不犹豫地支持儿子胡浩出国援建,“中国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他自己从语言层面、技术层面都有优势,我挺支持他过去支援,我跟他交流说,要是我的话,我也去。”

  胡浩朔州的家里贴了新对联,客厅里挂了“春”字的灯笼,奶奶又做了山西特有的饸烙面,妈妈炒了胡浩最爱吃的羊排,不过胡浩不在,家里的年味儿还是有点淡,“他在家的时候,做菜都不用我做,我给他打下手,主厨是他。”

  胡万林和妻子的新年愿望是能够尽快去巴基斯坦看儿子,胡浩为自己制定的短期目标也很明确,五年内,不管公司把他派到哪里,他都会自豪地把中国技术带到每一个地方,努力成长为自己期望的国际型商务人才,“随着我海外工作经验地不断积累,我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生活上,我想依然是简简单单,希望有假期的时候,能常回家看看。”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