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谈“扇贝饿死”类公司:应加强监管 对“惯犯”零容忍

2018-02-06 08:1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张明浩 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獐子岛扇贝跑路”2.0事件又有新进展,昨天(5日),獐子岛公布2017年年终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盘点结果和业绩影响,并提供关于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的初步技术分析。公告显示,这次扇贝不是跑了,而是“饵料短缺”饿死了;在饿死之前,扇贝还受到了高温的煎熬,所以越来越瘦。

  公告还称,扇贝死亡的总损失金额约为6.3亿元,相当于公司2016年净利润的近8倍。昨天,獐子岛复牌一字跌停,市值损失5.5亿元,持有獐子岛的股民也感觉很心痛,同样很受“煎熬”!那么,业内人士如何看待这样的调查结果?对于近期频现的A股上市公司“莫名亏损”潮,专家又有哪些评价?

  獐子岛在公告中表示,经海洋牧场研究中心分析,初步判断: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终诱发死亡。

  根据盘点结果,獐子岛将计提和核销处理约6.3亿元,而此前在三季报中公司曾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1亿元。这样一来一去,就是7亿多元的损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说,这样的结果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从盈利接近1亿左右到可能亏损7亿多,这个差异非常大,肯定会让市场和投资者感到吃惊。”

  而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则直言,獐子岛是“惯犯”:“它不止一次干了这样的事情。上次海参跑路的事件余音未了,这次扇贝又‘跑’了,下次不知道什么又跑了。所以像这种A股市场上的‘惯犯’,市场监管者应该对其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从资本市场上清理出去,如果再这样继续挂牌交易,可能会伤害到更多无辜的投资者。”

  之所以说是“惯犯”,是因为就在4年前,著名的“獐子岛事件”就曾引发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

  2014年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亏损约8亿元。而当年扇贝“消失”前,同样出现股东精准减持。此后监管部门对獐子岛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其存在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海域收购决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论证等问题,并对其出示“责令改正的决定”和“警示函”。

  而这次依旧引发外界关注的一点是,此前不久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刚刚完成若干减持,四次合计减持獐子岛199.85万股,减持比例占总股本的0.28%。

  除了“扇贝去哪儿了”,近日,皇台酒业的库存酒也“失联”了。同样是1月30日,皇台酒业公告称,公司财务部牵头对库存商品、财务状况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库存成品酒出现严重亏库,库亏金额约6700万元,目前正核查原因。股民调侃:“是不是因为效益不好,员工只好喝点闷酒解宽心呢”……

  与此同时,还有更傲娇者:ST保千里,其干脆坦白,亏损多少?“不知道”。此前ST保千里已连续25个交易日跌停,累计跌幅超过70%,继续刷新A股史上最长连续跌停纪录。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认为,这种“奇葩”事件最近层出不穷。上市公司都是全国企业当中的佼佼者,理应在诚信建设方面作为全市场的楷模。如果如此随意或者不负责任地对待投资人,管理层应该加强事中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则进一步指出,在这样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应“该出手时就出手”。

编辑: 赵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