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地球卫士奖”:属于三代人的荣誉

2017-12-07 08:1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5日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表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塞罕坝的建设者们获此殊荣,是否实至名归?这一“绿色奇迹”,能否被复制?

  当地时间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今年的“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其中的“激励与行动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塞罕坝对我们有启发作用,因为三代人在那里植树造林,现在恢复成一大片茂密林海。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对塞罕坝人、广袤的中国北部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一种激励。”

  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种植树木,经过三代人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

  颁奖词中,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迪亚·米尔扎说,“这个群体让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作为代表,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上台领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家喻户晓,通俗而深刻地讲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塞罕坝的故事印证了这个绿色道理,还有许多和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让古老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

  而当走下舞台,陈彦娴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第二代、第三代护林人能把前人辛勤栽下的绿色永远传承下去,“因为现在党对绿色的发展非常重视,我们也要求下一代牢记使命,让塞罕坝的绿色更大、更发展、更有前途。”

  事实上,传承者比前人更进一步。55年耕耘后,在未来1到2年之内,塞罕坝林场植被即将饱和,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眼下更多的树被栽至坡度陡峭、地质条件差的石质荒山上,“我们攻坚造林,还有四五百米的坡度,车上不去,我们用骡子驼,一个骡子两筐苗子。陡的地方到啥程度?我们的骡子在上面有时候也不太好使唤,骡子都轱辘坡。应该是2015年那年,摔死两个骡子。”

  在“地球卫士奖”颁奖现场,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而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的感言是振奋、鞭策,“奖项是对全体塞罕坝人55年奋斗的充分肯定,我们既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同时也是鞭策。”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曾任塞罕坝林场场长。同样的“鞭策”之意,被他以“任重道远”概括 ,“虽然我们绿化的空间已经接近饱和,但是森林质量的提升永远在路上,绿跟绿的质量、厚度是不一样的。首先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完整的生物链有次生林、天然林甚至经过近自然化、较高质量的人工林,才真正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衡量它的标准,森林结构是不是乔灌草立体结构,生物量是不是足够庞大。”

  塞罕坝的成功是现象级的。成熟的技术、代代相传的坚定执着,都是其成为激励世界的“绿色奇迹”的动因。其获得奖项中的“激励”与“行动”两个关键词,更实至名归。刘海莹说,塞罕坝经验的复制重在模式,可以跨越地区的差异,“这个推广我个人认为有的是细节的,有的是普遍性的。差异大的地方寻求普遍性,不要找特殊性。推广的核心,不是单一的造林怎么去造,我们的模式是由林业部建场、河北省管理,高层垂管。高层级的垂管模式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才能使一个林业的事业单位,利用自己的赢得收入能力,尤其北方国有林场比较难为,我们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编辑: 王笑蕾
关键词: 塞罕坝;造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