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进——军事记者眼中的五年强军路]朱日和的红与蓝

2017-10-07 08:3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记者纪梦楠)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记者五年来多次参加在朱日和的红蓝对抗演习。对抗就有胜负,一次红军政委几乎夺眶而出的泪水,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五年来,红军常胜的神话一去不复返,折射的正是我军背靠背实战化对抗已成现实。

  随记者走进这块成吉思汗曾经扬鞭策马的草原,体会一下和平年代的红蓝博弈。

  “这次上来对抗检验,我们信心十分足,想打赢他们。但经过七天,我们输了。”这是2014年,某集团军装甲旅政委刘海涛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作为对抗演习中的红方,他们输给了基地的专业蓝军旅。兵败草原的那一刻,他眼角的泪水定格在我脑海中。“我们输得很痛心,输得也挺值。我们反思为什么输了,吃了败仗?很重要的方面,是没有按照实战的要求去练兵,战斗力这个根本的标准在我们党委班子、各级指挥员中,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在那场“跨越-2014·朱日和”军演中,当时的七大军区各派1个合成旅来到朱日和基地,与蓝军旅轮番展开实兵对抗。出乎意料的是,7个旅竟然1胜6败。以前我一直认为,“红胜蓝败”是演兵场上的必然结果。然而从那个夏天开始,这样的“必然”被打破了。

  201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习近平向全军发出号令:要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正是在这一年,朱日和基地拥有了一支隶属于原北京军区的专业化蓝军旅,前来基地训练的红军部队有了一块硬梆梆的磨刀石。红与蓝,从作战地图上到官兵们的头盔臂章上,从此成为朱日和基地最具标志性的两种色彩,实兵对抗成为这里不变的主旋律。

  2015年“跨越-2015”对抗演习继续在朱日和上演。这次的难度系数进一步升级:参演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首次使用实兵交战系统,对地面目标的打击效果可判读,更清晰。我军联合战役演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多轮对抗下来,蓝军旅再次取得了全胜战绩。

  曾经担任蓝军旅第一任旅长的周志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来自全军的红军部队接连在朱日和吃了败仗,多少心里有些不服气。2015系列军演结束之后,我建议在当年的最后一场演习中再加一场,双方互换角色。让一支曾经叱咤战场的陆军劲旅担负防御,蓝军转为进攻。结果还是蓝军完胜。说实话,蓝军旅成立时间并不长,作战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这说明什么?”

  红军要战胜蓝军旅,必须让自己的训练更接近实战。然而什么是实战环境?怎样贴近实战环境?我试图在每一支采访过的部队寻找答案。

  2016年,我们再次来到朱日和基地,采访“跨越-2016”演习。

  这是陆军指挥机构成立后首次组织的合成旅实兵对抗演习。红军表现异常勇猛,成功突破蓝军防线。时任某装甲旅坦克11连连长俞清怀介绍,“这次任务最大的困难就是陌生地域交战,对各级指挥员,不管是营一级、连一级、排一级,甚至单车一级的指挥员,对大家平时的战术素养,和灵活处置情况和灵活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演习是部队训练的一面镜子。朱日和基地的可贵之处是用一支贴近实战水平的蓝军旅,和一套科学高效的评估系统,如实折射出红军训练的短板和不足,逼着红军在绝境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

  今年9月备受瞩目的“跨越-2017”基地化训练在朱日和举行。红蓝双方展开的“阵地进攻、城市进攻、阵地防御”3场巅峰对决,场场令我们惊心动魄。红军合成旅全程使用电子对抗、特战、航天等新质作战力量,作战手段焕然一新。红军旅指挥员、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旅长张革强表示,“用精、用巧新质作战力量,这次主攻方向是在立体空间,地面、空中、电磁、包括申请的航空航天支援它们无形当中形成一个拳头,破敌体系。我们能够把这种作战思想打出来,也是以实际行动实践强军目标,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蓝军旅指挥员、第81集团军某合成旅政委周勋表示,“这一仗,红蓝双方都得到了提高,都是赢家。‘红军’突出新质作战力量、新战法运用,对‘蓝军’是挑战。而‘蓝军’久经‘战场’磨砺的各种战法和战术动作,对‘红军’是有力的磨炼。”

  “都是赢家”——我深深感到,这四个字的评价对红军来说是多么来之不易。“红军”要过硬,“蓝军”必凶狠,红蓝对抗的“双赢”意味着一次演习,多年受益;一家演习,多家受益;一场演习,多方受益。陆军对过去几年对抗演习的反思和改进都浓缩在今天的一招一式里。

  北疆夜幕,草原深处,演习已经落幕,但硝烟并未散去。走进伪装网下的红军指挥所,一场关于演习的探讨总结正激烈展开。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一种期待再次对决的渴望,渴望从这里走向战场……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强军;朱日和;红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