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家书里的中国]二十年的咫尺天涯

2017-09-26 08:02: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家书,不仅是家人亲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传统方式,更铭刻着家风家训,凝聚着家国情怀,折射着时代变迁。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妇联推出特别策划《家书里的中国》,从全国妇联开展的“家书抵万金——现代家书家信征集活动”征集的2000多封家书中选取十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用声音加以呈现,一封封家书背后是一个个家的故事,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态,更是中国形象的真实投影。今天推出第六篇:《二十年的咫尺天涯》。

  央广网冷水江9月26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97年,驻守南沙的肖拥军与在湖南冷水江家中的妻子陈玲通信。

  玲子:

  你好!

  读到你的来信,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识你真好。真的庆幸自己军校毕业的第一站就是冷水江,和你初识。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旅行,让自己心有所属。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

  和你在一块,你纯净的笑容,爽朗的笑声,和对生活的那份热情,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染,心一下有了定力。我突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这是爱情的力量吗?

  我已经到新部队快一个月了,环境和工作都在熟悉中。起床、吃饭、训练、学习,说累说不上,但也不轻松,每天把自己安排得像个闹钟,没闲着。

  你这段时间是不是经常下乡采访?想起上次你下乡中暑的样子,真是心疼!工作当然要干好,但前提是照顾好自己。现在是夏天气温高,下乡要特别注意防暑,别再生病了。我不在身边,要懂得爱惜自己。

  夜深了,做个好梦。

  拥军

  1997年8月21日

  拥军:

  你好!

  今天是国庆节。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很容易被浓烈的节日气氛所感染。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的我愈发地想念你,只是不敢放纵自己的思绪。

  昨日收到你的来信,附了一张照片:沙滩上有着灿烂笑容的你,和你在沙滩上画的“I LOVE YOU”的话语,很是开心、感动。熟悉的身影,亲切的面容,感觉你就在身边,向我诉说着什么。虽然,过不了一会,你写在沙滩上的字就会被海水冲得无影无踪,可它就这样定格在这张照片上,也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感谢你的这片深情!

  这段时间,又要忙演讲,又要准备晚会节目,很累吧?那两支歌唱得如何?还记得在金天大酒店唱的那首《风雨无阻》吗?那是第一次听你唱歌,而且是唱给我一个人听,浑厚而略带磁性的声音,超强的感染力。也许,见面之初,打动我的不仅是你爽朗的个性,真诚的笑容,动听的歌声也是原因之一吧!

  又是夜深人静时,长话短说,下次再叙吧!

  祝晚安!

  玲子

  1997年10月1日

  

  陈玲的工作

  早八点到晚六点,陈玲的工作是编审一份名叫《今日冷水江》的报纸。湖南冷水江,小小的县城,人人掐着午饭的点回家,陈玲是例外。她的女儿刚刚考上衡阳一所大学,丈夫肖拥军已在南沙驻守二十年。陈玲说:“上班的时候事情多一点,会充实一些,就不会这么孤单,时间好过一些。”

  家离单位很近,离丈夫却很远。从冷水江到长沙,从长沙到广州,再从广州到湛江的部队大本营,每年肖拥军回家探亲两个月,陈玲往军营探亲一个月。“到长沙坐大巴车,那个时候高速没通,最多的时间花到6个小时。湛江交通也不方便,从广州到湛江慢车要二、三十个小时……”陈玲说道。

  1996年底,陈玲与肖拥军经人介绍开始书信往来,次年,肖拥军第一次加入南沙守备部队,守卫远离大陆的南沙岛礁。二十来岁的爱,以为短暂分离只是漫长相伴中的小插曲。“我们通了半年信以后,见了第一面、相处了十天,就差不多觉得可以谈婚论嫁了。然后他回部队就到了南沙,上礁前说第二年回来我们结婚。他会提前写好20封信编上号,下面的战友每个星期给我寄一封,好像那个人还在你身边。”陈玲回忆道。

  

  全家福

  陈玲曾以为,孤单是最可大哭一场的理由。谁知柴米油盐,困难接踵。1999年,两人的女儿出生。她说:“怀孕时我的反应比较厉害,反正你跟他说了也没用,吐了之后再继续吃东西,那个时候喜欢躲着一个人哭。那种苦,你说出来好像轻飘飘的。”

  

  家书连接着远隔千里的夫妻

  通讯方式更迭,陈玲和肖拥军之间书信的往来不曾中断,同样一如既往的还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陈玲感慨道:“其实守礁很难,他从来没说过,我们两个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我女儿最先几年生病的时候,从来没告诉过他。他可能回家之后知道,原来摔了这么大跤,额头上缝了四针那一次。”肖拥军说:“事后我还冲她发了脾气,我说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爱人这么娇小的个子,为我和这个家庭承担了太多责任和压力,我眼泪就唰唰地下来了。”

  陈玲无数次以为丈夫“马上就会调回”;肖拥军无数次以为“要尽快想办法回来”,这些都没有实现。二十年的分离,两人都始料未及。陈玲诉说着:“就是一种疼,疼得什么样子就想不起来了。当你走过去回来,也觉得自己很骄傲,我怎么能走过来了这么多年呢?”肖拥军也说:“我服役期间,爷爷过世了、外公过世了,包括父母亲的50岁、60岁、70岁过生日,真的很想回家尽尽做儿子的孝心,也争取过,但是任何一次的争取都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成行”。

  

  陈玲家的厨房

  穿过冷水江的红日路、政法路,打开临街的单元门,定睛才看清昏暗的楼道里堆满邻居家的蜂窝煤。陈玲家不宽敞的两居室里,冷锅冷灶就晾在由阳台改造的厨房里。她说:“只有他们两个回来的时候做饭。如果我一个人,早饭、中饭都吃食堂,晚饭就吃点水果、沙拉,酸奶或者下个面条,一个人的时候很简单……”

  

  20年来,陈玲和肖拥军夫妻通信1200多封

  翻看两人二十年沉甸甸的通信,1200多个邮戳见证远隔千里的寄托和依赖。肖拥军仍有“让你幸福”的壮语,陈玲最期待的只是能够相守的朝朝暮暮。

编辑: 王笑蕾
关键词: 家书里的中国;守礁;咫尺;等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