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先生]李锡胤: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2017-08-17 08:03:00来源:央广网

李锡胤肖像(孔颖 绘)

  编者按: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二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李锡胤,1926年生于浙江绍兴,辞书学家,语言学家。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主编或参编多部俄汉词典,2006年荣获首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精通俄语、英语、法语。善作古诗词,诗集《霜天星影》一版再版。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记者肖源 毛更伟 迟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自己给自己评价,写墓志铭的时候,我是这么写的,李锡胤是大时代当中的一条小爬虫,给人民做了一点小事情。”91岁的李锡胤先生幽默风趣,说起健康状况,自称是“五项全能”,“以前都是早上8点第一节课,教务处的来了,在门口看着,晚到的人,都给你记上,要扣你分数的。现在就是没有一定了。我现在是五项全能运动员,吃喝拉撒睡。哈哈哈……”

学生时代的李锡胤先生(1950年)

  其实,李锡胤何止“五项全能”!一代大师的学贯东西,后生晚辈已很难企及,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洁告诉记者,“中文系那些特别著名教授,搞元曲有问题都请教他。英语系有个王教授,英语有问题找他。”

  而这些,得益于他相对复杂的教育经历。1944年到解放之前,李锡胤先后在五所大学里辗转完成学业,“我在绍兴中学毕业后,我就到圣约翰大学去学习去了,专门学英语的。圣约翰大学有个法语的老师,这个法文老师非常好,我就又选了法文老师了。”

这个皮箱,伴随了李锡胤先生走南闯北,从绍兴中学读书时一直用到现在。

  一年后,李锡胤转到复旦大学继续学习英语。因日军入侵,逃亡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继续学业。抗战胜利后,李锡胤与同学一起前往台湾,考取台湾师范学院,又因在台湾参与“沈崇案”学生请愿活动遭当局抓捕,逃回大陆,旋即北上燕京大学,跟随费孝通学习社会学。

  李锡胤回忆,“后来因为解放以后,中国和苏联定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斯大林派了好多好多专家到中国来,需要翻译。黑龙江大学,那时候叫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院,更快培养俄语人才,所以我就学俄语了。”

  比起颠沛流离的学生生涯,在哈尔滨的日子,是李锡胤最安稳的时光。在这里,他翻译作品、教书育人、编纂词典,“我们当时学习的时候,只有一本日本人编的日俄词典,日本字典汉字很多,根据汉字猜想。所以我们现在要补充中国这个缺点。当时说你们编字典抄抄写写的,不能评职称,我们说行,不能评职称就不能评职称,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编字典。但辞典编完了之后给奖励,就是给一个表扬信。”

 

李锡胤先生的书桌周围,贴满了他师友学生的照片。他说,看到他们,我就不敢干坏事

  这部编纂了40年的四卷本《俄汉详解大词典》,如今是最权威的俄汉工具书。除了词典,李锡胤还翻译文学、哲学、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著作。他翻译的《老人与海》因为风格简洁,最接近原作,引发了国内对原著的更多关注、研究和一再重译,成为汉译经典的标志。在文学翻译理论上,李锡胤提出“近似”和“应变”两个尺度。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活译”,“要把原来作品的精神面貌交给读者。你要把这个原文吃透了,用中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俄语原文“七月最后的一天;方圆千里都是俄罗斯——我的故土”,却在李锡胤的笔端这样流出:“七月将尽;极目千里,伸展着我的故土——俄罗斯”。至今,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荣洁都记得导师李锡胤的话,“他说,你要是想了解一部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人,想翻译一部作品,必须了解作家当时创作背景,他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在李锡胤这面大旗之下,黑龙江大学成为国内俄语人才的高地。说起学生的成绩,李锡胤说那都是他们自己奋斗的结果。而谈起自己在工作,李锡胤却说,都是夫人刘英的功劳。1959年,李锡胤与刘英成为夫妻。那一年,李锡胤34岁,刘英25岁。

  刘英说丈夫没有别的爱好,就爱看书,“年轻时候,跟他结婚说看看电影吧。到电影院,你一回头,人没了。干啥啊,回头睡觉。他说看电影迷糊。他生活不行,这不怪他,他工作太忙了,太认真了,吃饭你给他做好了,叫他吃,等会儿,我再看一段。”

在黑龙江大学教书时期的李锡胤先生

  2015年,89岁的李锡胤办理退休,迁居上海,与女儿一起生活。离开哈尔滨之前,他把自己的五千多本藏书,捐给了学习、工作65年的黑龙江大学。他相信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人老了,年轻人用书,所以想把希望留给年轻人。”

  1926年,李锡胤的父亲从《诗经》里挑了“锡胤”二字作名,希望儿子长命百岁,福及子孙。李锡胤的一生,福之所及,又何止一家之子孙。

  记者手记

  告别李锡胤先生时,他送给我一幅小字,那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一段话:只有当中国文化的精髓引领人类文明时,世界历史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字,写得拙朴而真趣。他的书法、诗词与翻译一样,令后辈高山仰止。

  颠沛流离中求知如渴,先生,也曾是学生;将一个甲子用在了语言学教研上,学生,终于成了先生。91岁了,李锡胤说,他不怕死,就怕进图书馆:没读过的书太多了。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先生;李锡胤;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