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人工绿海的55年成绩单]再多一个塞罕坝

2017-08-08 08:3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8日消息(记者樊永信 沈静文 孟晓光 张兆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习近平:保护好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经验。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大以来,这句话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所谓“物以稀为贵”,树之美却在其众多。塞罕坝的经验可否移植坝下?199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河北省“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工程,与塞罕坝毗邻的御道口是承接三个工程之一的地方。御道口农林水务局局长李汝斌土生土长,童年在家门口即可遥望塞罕坝的林海,如今的工作之一是将御道口几代人发展的牧业与塞罕坝的基因兼容。林草带造林模式,有效地维护了草场,牧场原来以养殖牲畜、放牧为主,规划造林时既有林地又有草地,林地种树,草地保留了原来的草场,打草和放牧都可以用。

  仅仅十八年,御道口累计造林66.3万亩,与塞罕坝的林海已连接成片。

  李汝斌表示现在依旧与塞罕坝有技术的沟通与交流,从苗木育苗,种植技术方面都很成熟。联系一般是虫害防治,人工林都挨着,互相都有影响。

  “技术很成熟”,同样的话也出自塞罕坝林场党委委员刘国权之口。塞罕坝的造林技术,早已具备向外输出的水平。“塞罕坝技术更适合于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因为不同的区域,树种、气候条件都不一样。内蒙、甘肃、宁夏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塞罕坝在高原地区造林的技术措施,包括我们的树种选择。”

  塞罕坝经验包括但不仅限于造林的技术。要推广塞罕坝经验,重点在推广什么?在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看来,地区差异不是推广的障碍,塞罕坝值得复制的是一种模式。“差异大的地方寻求普遍性,不要找特殊性。推广的核心,不是说单一的造林怎么去造,我们的模式是由林业部建场、河北省管理,高层垂管。高层级的垂管模式有一定的资金保障,这样才能使一个林业的事业单位,利用自己的赢得收入能力,(我们)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55年高位垂管,相比同时期下放县一级管理、最终资金难以为继的兄弟林场,塞罕坝是幸运的。但世间也没有绝对的坦途,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围场,塞罕坝人除了建林厂、更建了小社会。道路、职工宿舍、水、暖、电、讯建设几乎全由林场自筹资金。刘海莹坦言,林场办社会,不可持续。应该有一个理顺的过程,社会职能要剥离,但是对于现实来讲,何时剥离,剥离到什么程度,要根据具体问题去研究。

  近至御道口,远到大西北,但凡移植塞罕坝模式,必须克服排异反应。如何因地制宜、振兴林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林业,把林业发展同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看来,如果新建规模化林场,在塞罕坝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应当是加入新模式的关键词。资金的模式应该以国家、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企业投资合作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式。林业周期长,见效慢,搞林业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经济获益能力非常有限。空气、淡水现在是全民无偿共享,如果公共财政不支撑,自身无法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有些地方在自己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的情况下,采取和周边集体、个人合作造林的方式,投资按比例分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改革的长河中,塞罕坝的55年如沧海一粟。但这55年何其宝贵,一种模式得以自证其可靠,一种精神能鼓舞无数后来者,一种技术能毫无保留惠及更多裸露的土地。当模式、精神、技术臻于成熟,塞罕坝人向地理界线和理顺体制寻找突破。

  如果一个新的生态特区,集纳塞罕坝林场和周边适宜营造林的荒山、荒坡甚至其他林牧场,其建立价值是否值得论证?以及堪为全国4855个林场“范例”的塞罕坝,何时能看到后起之秀?塞罕坝期待答案,中国期待答案。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