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京津冀教育如何牵手?专家:从源头上保证受教育权平等

2017-02-18 09:3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见习记者钱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京津冀一体化是这些年的热点,随着经济和交通的逐步联动,就在昨天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到了这么一些名词——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师生交流。

  作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的举措这些名词其实并不新鲜。放在“京津冀”的背景下,又有何新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棋盘摆好,棋子能否如最初设想、按时到位?

  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工作计划中,如果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要求的是学校之间“门当户对”的认同,那么,“教师互聘”则更像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单向流动。三地教育主管部门明确,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其中的“千”,指的是千人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互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骨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250人,四年1000人,进行工作交流和在岗培训。对于受到帮扶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及21个贫困县,这显然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北京一所知名的市级重点中学学生小陆,自己的任课老师参与类似项目,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可能性。

  小陆说:“对学生来说有点不公平,我们当时努力考到好学校,就是为了这里的师资和学习环境。现在高中学习很紧张,如果换一个老师,而且是教学水平和现在老师有一定差距的老师,对学习和准备高考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另一所超级中学,马老师给出类似的答案。但马老师强调,不赞成师资流动的原因,与学校现有师资的强弱无关。“对我自己的影响事小,对学生的影响事大。学生熟悉一个老师之后再换,又得重新适应。学生在学校就三年时间,要去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代价是非常大的。对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

  听得出来,北京的老师和学生们对于这个政策的落地还有很多的顾虑,那么河北的师生们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我们的记者采访到了河北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小徐,她对于京津冀将推进组建高校联盟充满期待,她说河北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尽管在全国排名已经相对靠前,但是和一流名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小徐说:“很期待高校联盟,因为要是可以课程互选,学科互认的话,学生也可以去中传交流,体验那里的教学方式,中传的老师也可以来我们学校讲座。”

  河北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振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高等人才培养方面,河北是教育大省,却不算教育强省,三地间高校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河北借势优质资源,提升教学品质。他认为,成立高等教育联盟很有必要,尤其对于高等教育比较弱的河北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非常支持和赞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育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基本要素。三地教育要协同发展,对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移有促进作用。

  但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欧阳也有一些担心。他说:“作为一个不太好的大学,我选好大学的课程很乐意,但好大学的学生是否会选择相对次一点的学校的课程呢?会不会造成大家一窝蜂扎进一个学校里,而另一个学校的课程无人问津?

  同样表示担心的还有来自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的老师赵艳,她说,想法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可能会有难度。此外由于各高校之间课程设置的不同,如何换算从别的学校取得学分,也需要制订一套具体的规则办法。

  两个“不公平”直指当前京津冀乃至所有地区推进教育均衡过程中一对最大的矛盾:政府推动和学校自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称,如果这两个关系没有解决好,会变成剃头挑子一头热。政府这头比较热,学校自身可能没有任何积极性。其实,政府部门在推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包括跨区域之间的学校合作,但很多合作都停留在表面上,最后很多地方都没有落地,原因就在于学校能否感觉到这样的互相交流对我有促进作用。如果仅仅是完成一个行政任务,大家都不可能积极。

  要让京津冀的教育协同真正落地、要扭转“政府热、学校冷”的局面,需要怎样的政策决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直言,当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分离”,这种分离不是地理上的,而是制度上的。包括政策、生源以及其他教育资源,是分割的。如果想实现京津冀一体,最关键的是要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具体联合起来办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各种政策都应该平等,有相同的机会。如果还是把学校局限为某个行政机构的下属单位,很多事就很难解决。从源头上说,就是要解决京津冀三地不同居民受教育权利平等的问题。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