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特别策划]李道增:一生的剧场

2016-06-13 08:31: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李道增,1930年出生于上海,清末重臣李鸿章后裔。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留校任教,曾任清华建筑学院第一任院长,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剧院设计和研究领域,他堪称开山第一人,北京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等均为其代表作;长达150万字的巨著《西方戏剧剧场史》,成为国内首部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仲夏夜,清华园。月光倾泻在一座砖红色的圆形建筑上,格外典雅。清华人把这里叫“大剧场”,也叫“大讲堂”,艺术又学术。舞台上正在上演中央芭蕾舞剧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位耄耋老者坐在前排,和全场观众一道如痴如醉。他,就是这座建筑的总设计师——李道增。

  李道增说:“每个剧场地点都不一样、南方北方也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组织专门搞声学的人,参加我们的队伍,比较讲究质量。”

  

  新清华学堂

  清华的剧场,声效却堪与国家大剧院媲美。包括这座剧场在内的一组建筑——新清华学堂,2011年落成,既是李道增先生的封山之作,也是他献给清华百年华诞的礼物。17岁进入清华,从此未曾离开,在夫人石青心里,先生无疑想为母校建一座最好的剧场,“先生讲的是,作为一个剧场一定要是让演员好演、导演也觉得很容易在这里面做他的文章,也让观众能得到互相感情的交流。”

  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后代”,李道增形容自己的家庭熏陶是“半新不旧,不中不洋”,实际上,他的国学和英文都非常出色。或许正是这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让李道增入校不久,便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彼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刚刚从美国回来,在清华创建了建筑系。他们那部创中国古建筑研究之先河的《中国建筑史》让李道增着了迷,人生便这样调转了船头。当年的清华建筑系只有二十多名学生,但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执教却毫不含糊,重专业更重国学,重理论更重实践。梁思成曾感慨:“城里到处是房子,但是缺少建筑”,这句话,在李道增心里敲打了一辈子。

  

  1956年梁思成先生与学生李道增(左)、林志群(右)合影

  1952年,李道增毕业留校,成为梁思成先生的助教和“左膀右臂”,他选择剧场建筑作为毕生的方向,而他此生最大遗憾,则是与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擦肩而过。1958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曾被提上议事日程。几经评比,当时年仅28岁的李道增主持设计的方案被选中。

  夫人石青介绍,“当时李先生刚升了讲师,带了十二个高班同学,就是毕业班的同学(来做这个设计),就这么多人。那时候一天等于二十年真的,敢想敢干,没日没夜。”

  清华大学从建筑系、土木系等抽调了三百名精兵强将,具体设计方案及图纸全部如期完成。可到了破土动工的时候,却因经费有限被叫停。这一等,就是四十年。

  石青坦言,“应该说国家大剧院当时不建是最大的一个事。盖了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很重要的一个(建筑)。”

  

  1965年,李道增(右一)与导师梁思成(中)、日本朋友清水正夫在一起 图自《建造师》2006年第4期

  1997年,国家大剧院重新招标,最终三个备选方案之中,仍有一个出自李道增之手。遗憾的是,经过漫长的论证与等待,李先生的设计落选了。即便如此,从而立的血气方刚,到古稀的从心所欲,四十年的等待并没有消磨掉李道增先生对建筑的热爱,因为建筑,是足以烙在人心里的存在。

  石青说她问过先生:你做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哪个啊?他说,你盖起来我都喜欢,没有盖,我虽然很遗憾,但是我也都很喜欢。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1987年翻新设计 图自《建造师》2006年第4期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文化积淀的艺术,剧场建筑又是最复杂、设计难度最高的建筑。如今,李道增的弟子中有十多人专门从事剧场设计,他每每鼓励学生,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而要从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着眼。弟子何红雨说,最近李先生向他们推荐的,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关于金融领域的观点,称对思考建筑有帮助。

  何红雨认为先生的思维开放对学生的帮助特别大,“比如说我们作为学生,我们提出的一个思路,他很少驳回你,说不行,你这不可以。他会说,嗯?可以考虑,我们再看看,这个思路下去怎么样。”

  

  李道增向前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介绍建筑设计 图自《建造师》2006年第4期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新建和改建剧场达数百个,连一些县城也拥有了大剧院,其中60%以上占地面积在1万到5万平方米之间。在李道增看来,剧场规模太大并不可取。他一生坚持,建筑师得像裁缝一样,讲究“量体裁衣”,神居于形。

  李道增说:“有很多建筑师他不甘于做服务工作,好像是你必须听我的,这颠倒过来了。”

  记者手记

  在李先生家中有一幅肖像,是他亲手为夫人绘制的素描,一尺见方,微微泛黄。我忍不住问,先生年轻的时候什么样?石青女士笑,称刚认识李道增那会儿他忙起来没日没夜、蓬头垢面,有时候倒在椅子上就睡。平时身上穿着补丁散落的棉袄、裤子,一副不修边幅的“拼命三郎”的形象。

李道增和夫人石青在病房里接受记者王楷的专访

  主持设计新清华学堂时,李先生已经将近八十高龄,仍然是那个著名的“拼命三郎”,亲自画图、事必躬亲,夜以继日。弟子当中流传,八十岁的他,骑着电动自行车飞快地在校园里疾驰。别人笑着喊他:“李先生你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了啊!”他却一脸得意的模样。他亲手设计的建筑伫立在时光里,而他心中对于真和美的渴望,也将永远不会停息。

编辑:姜萍

关键词:先生;李道增;剧场;建筑设计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方汉奇:三尺讲台 一世书香

方汉奇,新闻史学家。1926年生于北京。1951年起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从事新闻史教学研究超过60年。所著《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等成为国内新闻学院最权威的新闻史学教科书。

2016-06-12 08:35:00

[特别策划]郑敏:哲学在左 诗在右

郑敏,唯一健在的九叶派诗人。1920年生于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又转入哲学系,期间受老师冯至先生影响开始诗歌创作。

2016-06-03 08:04:00

[特别策划]王小谟:人生没有不可能

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工程专家,“中国预警机之父”。先后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等世界先进雷达,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2013年1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05-31 08:0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