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我的长江]铜都“双城记”

2016-04-17 08:57:00 来源:央广网

长江江豚

  央广网铜陵4月17日消息(记者孙叶 刘军 王利 李谦)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江千万里,江流多绮丽。一江春水自西而来,却在安徽这里拐了个弯。江水转折处,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古铜都——铜陵,如今也正经历着城市的转型,熊熊的冶炼炉火和滔滔不绝的江水,如何才能刚柔并济?特别报道《我的长江》,今天播出《铜都“双城记”》。

  “炉火照天地,红星 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李白《秋浦歌》的第十四首,描写的是诗人在铜陵看到的秋夜冶炼的壮阔场景。

  “是炉火把天地都照红了……”铜陵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宝林告诉记者的铜陵,冶炼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绵延至今数千年。

铜陵铜雕

  1956年,铜陵建市,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由此诞生;历经60年,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电解铜厂从这里走向全球。2005年,在淮河岸边长大的秦岩来到了正在高速发展的铜陵,考入了铜陵市环保局,开始了他总是跟别人“对着干”的十年。他回忆称:“2008年之前,干环保局长感觉心理压力特别大,因为环境风险大,那几年长江水质有时居然有超标的现象,有这么大的环境风险就是如履薄冰。”

  这天下午,刚给市政府提交完一份环评报告的秦岩,又来华金矿业公司的矿山。这座曾经因为矿石自燃而浓烟不断的企业,是秦岩长期的“监管对象”。企业老总告诉他,这是一个生产系统。他们现在正在创建绿色矿区。

  秦岩回忆,刚到铜陵的那一年,对于他来说有两个深刻记忆:一个是举家搬迁,从淮河岸边的蚌埠来到铜陵;另一个则是,那一年铜陵市酸雨频率在44.4%。“那时候,我刚从蚌埠调到铜陵。同事们跟我说,这地方下雨天一定要打伞。为什么要打伞?因为酸雨频率比较大。一年下10场雨,可能有4场雨都是酸性的,所以容易掉头发。”

铜陵市环保局副局长秦岩在矿业检查

  铜陵的生态环境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时候。但对于一个重化工、工业占经济比重超过70%的城市,这又又谈何容易。老秦的同事朱习文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一些企业的级别很高,我们和企业斗智斗勇,来来回回,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办法对待,到最后还要市里支持。

  这种斗智斗勇,来来回回的过程,秦岩经历过很多,为了否决铜陵有色公司120万吨球团项目和80万吨制酸项目,秦岩曾和企业吵了2年。“我们发现这个项目环境成本太大,就不予核定。来回对接了至少有十几次。因为它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7000吨,最后决定否决这个项目。”

  也正是那一次,不仅企业要上马的新项目被否决,就连原有项目的技术也大大提升。秦岩的“傻劲儿”不仅征服了他的同事,更征服了那些和他对着干的人,这“铜呆子”的绰号也就慢慢叫开了。

  秦岩同事朱习文说:“秦局长就认准一个死理,污染大的项目不能上马!这么多年,在他手里否决了很多项目,用我们的话讲他就是个‘铜呆子’。”

  铜陵县化工园紧邻长江岸边,原有化工企业13家,环境风险大,为此铜陵市前后用了5年的时间将所有企业全部搬迁。令秦岩欣慰的是,过去的五年,长江铜陵段重点监控断面及水功能区水质已全部达标。“这几年,市里大力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我们现在干的心理稳定些。到2015年,酸雨频率下降到3.7%,酸雨问题基本解决,也不用打伞了。铜陵市10年水质没有变化。这是我们唯一庆幸的,水质十年都保持二类,没有变化。”

  清晨,随着往返两岸的渡船穿梭江上,地处铜陵的江边古镇——大通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通,古名澜溪,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长江流经至此,受山的阻挡改变了流向,本来自西向东流,在这里拐了个弯,变成了由南向北流。

  大通风景区吴经理说,长江在这里拐弯,大海在这里回头,铜陵这个江面,从湖北下来一直到江西这一带,都是自西向东流向的。然而,流到铜陵后,突然就改向了,改成南北向了。

  正因为这一段的长江蜿蜒曲折、河汊众多,成了长江珍稀物种理想的栖息地。在大通老街对面和悦洲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就生活着10头江豚。

铜陵淡水豚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郑邦友接受记者采访

  每天上午10点,是给江豚投食的时间,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郑邦友既是局长也是饲养员,拎着鱼往江里一甩,顿时,水面泛起涟漪,5、6条1米多长的江豚游出水面,争相竞食。圆圆的脑袋,青色的身体,上扬的嘴角呈微笑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而对郑邦友来说,每次投食其实都是一次观察江豚身体状况的好时机。“背上怎么有一道痕啊?是不是这个?你甩,你甩,它早晨吃的多,现在看它这餐吃的怎么样。”

  1985年,郑邦友到保护区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里,长江干流水质的逐渐恶化,严重危害了江豚和鱼类资源的生态。郑邦友就这样见证了江豚由多到少,甚至濒临灭绝。而保护区的建立为江豚的生存提供了“一线生机”。“总体趋势下降。有个前提就是,长江环境要改善。长江环境不改善,放进去还是没有用的。”

  郑邦友说:“还需要努力,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来爱护。整个社会得有这个理念。如果大家都抓GDP,什么项目都上,那就麻烦了。”

长江江豚

  2006年,长江白暨豚已经宣布功能性灭绝。郑邦友说,他现在想的就是怎么能保护住江豚,留住江豚的微笑。为此郑邦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因为疲劳,一次在给江豚喂放鱼苗时,他一头栽进了3米深的江水中。“对我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掉到水里、或者差点翻船都很正常。我们单位5、6个人都染了血吸虫。”

  2015年,铜陵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的持续向好为江豚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郑邦友告诉记者,江豚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保护区已经成功繁殖出了6头江豚,现在数量已经达到10头江豚。

  江流婉转,流经铜陵近百公里,不断滋养着这座因铜而兴的工业城市,也见证了这些年来它浴火重生的转型之路。

  二十多年前,一场“醒来吧,铜陵”的大讨论曾轰动一时,如今,这样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有一个声音比以往更为清晰,他们是铁腕治污的秦岩,他们是“江豚爸爸”郑邦友,他们在用行动呼唤:醒来吧,铜陵,我要让你看得到壮美的长江,让你听得到这青铜城市发出的属于它自己的乐章。

编辑:朱琪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我的长江;铜陵;江豚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太湖守望者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然而,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让这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生态危机。

2016-04-18 07:50:00

[我的长江]太湖守望者

作为长江入海前最大的水系----太湖无疑是这个富庶三角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然而,以2007年无锡水危机为界,曾以水为美的太湖流域却经历着一次艰难巨变。

2016-04-18 07:27:00

[我的长江]留住江豚的微笑

如今,各地江豚的数量全部加起来,还不到1000头,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它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消失的“微笑天使”?

2016-04-15 14:56: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