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听,海哭的声音

2016-04-02 08: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杜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曾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衍生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然而沧海桑田,生态的巨变,又让曾经鲜明的文化印记逐渐消隐。从敦煌到草原,从泉城到洛阳,从洞庭到渤海,每一个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文化之根,也有着隐隐的文化之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这一季聚焦“生态”,记录自然与人类、生态与文化间的碰撞与纠结,也是向天道、向大自然的规则致敬。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归来,途径碣石山,望着波澜壮阔的渤海,写下一首踌躇满志佳作——《观沧海》。有考证认为,碣石山原本位于河北省乐亭县,临近滦河入渤海口,后在岁月更替中,逐渐沉入大海。

  63岁的安金龙,祖祖辈辈都住在乐亭县马头营镇捞鱼尖村,他不知道这片大海的下面是不是真的有一座让曹操诗兴大发的碣石山,但他知道,渤海这片广袤的海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千百年来,哺育着海岸线上每一个以海为生的人家。

渔船上的人们捡着网里的小鱼小虾,偶尔会有些“海龙” 记者张棉棉摄

  老安介绍,八几年的时候,一网下去那种大眼鱼,就是鲅鱼能有好几千条,一条四五斤。如果有100种鱼,80种都在渤海来产卵,渤海是个温带地方,一到5月份,鱼就都跑到这儿来产卵。

  安金龙黑黄黑黄的脸上尽是海风刻下的一道道皱纹,他18岁开始下海驶船,与风浪相伴了四十多年,当过号子手、驾手、也当过船长。

  如今,GPS代替了罗盘指南针,机帆船代替了木制渔船,手机上的日历、时间准得让人再也不用担心会忘记出海走了多少天,“号子一喊浪靠边”的船工号子也让位给了柴油机的轰鸣。但穿着黑色外套、白色雨靴的老安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处海天一线间的各种渔船,一脸茫然。

  老安说,“这鲅鱼都绝种了,鲅鱼只剩山东黄海了,咱们这基本上都没有了,你看,塔嘛,鲁子、铜罗、黄花、对虾、螃蟹、都没了,基本上不说绝种,一年也整不了几个。现在能捞小螃蟹啥的,都小的玩儿,没大的了”

远看像蚊帐一样的渔网 记者张棉棉摄

  秦皇岛渔政监察大队负责人魏学军说,这几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减,渔民为了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竟然用上了一些极端的捕捞工具,扫过之处,留下片片死海。比如说泵吸耙刺,即便是没有把小鱼虾捕捞起来,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会把泥沙底质的海底给翻起来,就会把一些底栖类的贝类,生活范围比较小的这类海洋生物,给破坏掉了,即使没有捕捞到他,他的生存环境也不存在了。

  相比过度捕捞,更让人揪心的是污染。唐代骆宾王曾有诗云:“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水体循环能力在我国近海中是最弱的。遗憾的是,现代人虽然懂得这一道理,却仍然无休止地向渤海排污。李明辉养了五、六年的海参,这几年因为海洋污染,养殖成本直线上升。

  李明辉告诉记者,他采用砂滤罐过滤,或者是200亩的网带过滤,只能过滤水中的杂质,不能过滤水中的毒素,只能是靠药物来解除它其中的毒素,无形当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2011年7月,康菲漏油事故平台附近海域出现赤潮,长约2海里。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来自陆地的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前几年康菲石油的严重漏油污染,使得海水荒漠化和富营养化同时发作,渤海日渐憔悴,赤潮频发。海水尤其是晚上,有亮光,是一种荧光藻,而且白天的时候海水发红,原来即便有赤潮,海水好的时候也是几十年不遇,现在基本上一年爆发个三次、两次很正常,所以大量外海的贝类几乎没剩什么了。

渤海边的污染物 图自中国经营报

  海浪涌上岸边的滩涂,又徐徐退去,仿佛大海母亲的抚摸。这里的确也是渤海各种鱼类产卵的温床,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却说,如今,本应物产丰富的滩涂已经变得一塌糊涂。我们在过去60年间从海洋获取了超过60亿吨的鱼类,但是同时我们也向海洋里面排放了超过60亿吨的废物和垃圾。包括我们现在大量的填海,这就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海洋原来的海岸线,大量湿地消失了,更加严重的是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场、育幼场和它要回游的“家乡”没有了,这些生物资源就受到了破坏。

渔家几乎人人都会做的以小白虾为原料的虾酱 记者张棉棉摄

  夕阳的余晖中,出海的渔民们满载而归,岸边的渔村升腾起袅袅炊烟,这是沿海渔民们最传统,也是最温情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河北省文史馆特邀研究员梁勇说,随着滩涂的破坏,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复存在。他举例说,“过去比如说渔民要吃蔬菜,海边的那个菅棚可能就是他的主要资源,如今我们把这个滩涂变成了一片烂泥,这个菅棚的生活生态环境就没有了,渔民的膳食结构就改变了,很多我们过去的你比如做饭的工具,我们这种炊事方式,它就会逐步的消失,实际上对我们文化的一种很重要的一种耗竭和影响。”

  老安的父亲、祖父、太祖父都是渔民,他的儿子也是渔民,他以前一直觉得靠海吃海,自己的后代也会一直受到大海的恩泽,可如今,当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外打工,老安不得不考虑,自己正在上学的孙子未来是否也应该离开大海?“能不为子孙后代想吗!养鱼也不行了、出海也不行了,可想又有什么用?只能供孩子好好上学,让他出息了以后找个别的工作。”

捞鱼尖村里当年最会“驶船”的船把式已经80多岁了,他跟记者张棉棉说,现在就爱听广播 记者杜震摄

  捞鱼尖村对面,是著名的菩提岛,岛上有座保佑渔民的潮音寺。这座曾经香火旺盛的寺庙,如今已是人迹罕至。海风吹过,挂着风铃的经幡随风摇曳,仿佛在召唤人们:“听,海哭的声音”……

寺庙外四大天王的石像久无人睬,玻璃罩落满灰尘,里面甚至长满了杂草。 记者张棉棉摄

  到今天为止,《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生态季》就告一段落了。在六天的时间里,我们为风沙威胁下的敦煌焦虑;为因水而兴、因水而衰的洛阳叹息;为八百里洞庭水面面缩小、水体污染而伤感。

夕阳下的渤海 记者张棉棉摄

  我们看到济南城在竭力保护城市的泉水,但水与人却日渐疏离;我们听到内蒙古草原上,长调还在传唱,但随着草原退化已不似往日悠扬;大海看起来似乎亘古不变,但走近渤海,便会发现污染与过度捕捞留下的沉重创伤。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很多论述大家都耳熟能详。

  比如他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还有“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生态季的播出过程中,很多听众在对节目的反馈中,都提到了以上这些论述,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浪淘沙”给我们留言:“警醒世人,善待自然。生态文明,惠及千年。”网友“惜微”说:“在远去的文化印记中,我们发现了自己曾有的美好品质,可贵精神,还有大自然的恩赐!忆往昔,不为感伤过去,更不为吐槽今天,而应反省,觉悟,感恩!”

  网友“傻娃娃”说:“看到月牙泉、莫高窟、洞庭湖、白鱀豚已经或者正在从我们地球上消失,才知道,人类一个不经意,或者自认为理所应当的举动会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多么巨大的伤害!”网友“过客”的话则更让人深思:“期待不复黄沙遮望眼,唯见清泉石上流的那一天!”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理应成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文化印记;渤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