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习俗季:新桃换旧符

2016-02-08 08:06:00来源:央广网

祭灶王爷图

  央广网北京2月8日消息(记者徐强 安健 李凡 湖州台记者陈鸣霞 辽宁台记者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古人云:“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凡此种种,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渐成习俗。中国几千年文明流淌,传衍出繁花似锦的习俗礼仪,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区域之内,很多习俗变成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甚至成为了道德与法律的基础。

  然而,随着自然环境、社会观念的变迁,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正渐渐的消逝,其间承载的文化意味和民族精神,也在消散,令人扼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这一季眷念习俗,我们将探寻古老习俗的悠悠余韵和时代心声。

  年画,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桃符,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新春期盼,更是民风教化的重要载体,就象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今天,年画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部流传千年的书还能继续传承吗?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伴随辞旧迎新的喜庆,五彩纷呈的年俗,寄寓着欢乐祥和,绵延数千年。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神荼、郁垒是上古传说能制伏恶鬼的两位神人,后世遂以为门神,画像丑怪凶狠。相传远古时候,神荼、郁垒是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性,神荼、郁垒俩人便将其擒伏,捆绑着喂老虎。 

  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辽宁的气温零下20度,抚顺章党镇营盘村的老林一家,请出灶神年画,开始了喜迎新春的第一个仪式。

  老林说按规矩应该是晚上八点多到九点之间把灶王爷贴上。灶王爷供在东墙,因为东为大。现在象他家这样年年祭灶神的已经很少很少了,一个村子也没有几户。拜的时候老林嘴里念念有词:“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跨着枪,来年多给我们带回钱和粮!保佑我们全家人过得平平安安,富贵有余!”

  灶,对农耕为本的华夏民族有着特殊的社意义。千百年来,人们在灶火的映照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远方游子心中,灶火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不管在哪儿,过年时贴一幅灶神年画,牵连的是家族亲情,也是新年的祝福。

湖州 南浔古镇

  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呈现的是另一幕独特的年画风俗。桑蚕之乡湖州,每年新春,养蚕农家都要贴“蚕花年画”,为自己一年的劳作拉开序幕,但今天,这个场景很难见到了。当地民俗专家倪水根,想找一户仍然“贴蚕花、祭蚕神”的人家,一直不顺利。

  倪水根说每年腊月十二是蚕花娘娘生日,要祭拜一下,期盼明年栽桑养蚕能有一个好收成。他指着手里的年画对记者说“这叫《猫蝶富贵》。上面有两只小猫,养蚕人家就是怕老鼠,因为老鼠要把蚕宝宝吃掉的,贴这个年画以后,老鼠就不进来了。”

  中国的上古先民把五谷播种、收获周期称为“年”,殷商甲骨文中,“年”字由“人”字与禾苗的“禾”字组成,意思是丰收之后、农人载谷而归,过年,象征着又一个劳作季的开始。年画,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桃符,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把桃木板悬于门外,刻画神荼、郁垒两位神将的形象,祈福避祸。

年画《蚕花娘娘》和《猫蝶富贵》

  有童谣唱: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了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年画增添喜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忠义千秋的关羽,恪尽职守的秦琼、尉迟恭,教子有方的窦燕山,这些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以年画的方式,辗转于千门万户的方寸之间,它所表达的道德伦理,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记者采访天盛年画老店第五代传人尹国法

  “这个就是岳飞,岳飞讲的是忠,还有义,因为他爱国。”

  尹国法,43岁,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大师,天盛年画老店第五代传人。在他眼里,每个画都有一个故事,每个画都有一个典故。财神就有五个:范蠡是智慧,比干没有心不会贪,赵公明没有眼,世间的诱惑不住,关公是义,岳飞是忠。一张画短了可以说几分钟,长了可以说一两个小时。

  中国的传统教育不仅来自学堂塾馆、圣贤书章,也来自民风教化的点点滴滴。承载祖先智慧的年画,也是文化启蒙的生动教材,就像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如今,这部书,该如何传承呢?

天盛年画老店店内出售的年画

  尹国法:过去在俺爷爷那个时候,一年卖70万张,寻常老百姓都要用这个东西,现在有,但是非常少了。只有老年人喜欢,50多的,60多的。

  记者:年轻人呢?

  尹国法:他们不贴。中国自古以来成双成对,没有单扇门,而现在城市里都是单扇门,哪有双扇的?贴门神还必须贴一对,普通老百姓接受不了了。都是作为礼品、收藏品没没用。

  记者:过年买的很少?

  尹国法:也就不到2%吧。这个年过得真是没有传统了!有点遗憾!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年画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每当新桃旧符再度交替的时刻,深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仍会顽强地袭来,牵动起遥远的思绪。春节前,在湖州善琏镇含山村,倪水根终于找到了还在贴“蚕花年画”的人家。

天盛年画老店门口晾晒的年画

  蚕娘:欢迎欢迎!这就是我家的蚕房,这一些都是养蚕的工具。

  记者:这个年画就这样贴在蚕房门上是吧?

  蚕娘:是的。

  记者:贴的是蚕花娘娘是吧?

  蚕娘:这也是一个蚕房的标志。

  记者:沈虹,45岁,爱人在镇上工作,她留在家里养蚕,年年都要贴蚕花娘娘。

  蚕娘:确实不多了,就几家还在搞。

  记者:为什么别人家都没有了,你们家还在坚持?

  蚕娘:这个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我爷爷传给我爸爸妈妈,现在我妈妈她们就传给了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者采访时用镜头记录下了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画面,与大家分享。

编辑: 许璐娜
关键词: 消逝的文化印记;习俗季;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