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2014中国应急广播大会召开 王求:应急广播迈出一大步

2014-09-17 07:3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4中国应急广播大会昨天(16日)召开,从庐山到鲁甸,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应急广播体系不断发挥作用,震区之上、瓦砾之下,永不消逝的是应急广播的声声呼唤,我国应急广播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有多远?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情况又如何?

  今年八月,云南鲁甸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废墟之中,应急广播的声音清晰明亮——这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地方电台在震中开办的面向灾区听众的应急电台,温暖的电波在灾区钩织起一座信息的网络,让政府第一时间发布救援信息,让百姓拥有发出求救信息的渠道,让救援者更有针对性的提供防灾减灾的救援服务,所以受到地方政府和灾区群众的欢迎。中央台台长王求说,应急电台的建立是突破、也是创新:

  王求:是我们应急广播建设跨的一大步:国家应急广播的建设,现在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我想通过这个大会,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要把我们的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灾难发生后,包括电话在内的通讯手段往往会出现中断。但抢险救灾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稍有延迟都可能造成生命的阴阳两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说,此时,只有广播这个手段是抗灾能力最强的:

  王效杰:在历次的救灾中也只有它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生命线”,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应急广播的终端有卫星电视、移动多媒体、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广播方面有收音机、车载的收音机、还有大喇叭。

  目前,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应急广播研究和实践正在全国陆续铺开,四川、广西等省区广电局开展了应急广播的相关建设工作,全国14家广播电台开办了应急广播频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表示,近年来在我国历次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广播及时传达政令,传播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协助救灾,发挥了不可替代独特的作用。

  田进:作为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广播的建设对我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的迫切。

  中央台台长王求以很多发达国家举例,他们的应急意识都很强,有些甚至家家户户都有应急袋,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收音机,由此不难看出,应急广播已经并必将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

  王求:应急广播会汇集各个方面的信息,作为一个发布平台和先进的工具,它会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应急广播最重要的职能。

  现在,国家应急广播已经和多个政府部门和省区市签署了合作协议。王求说,应急广播发展的关键在于统一联动的效率和深度,中央台作为应急广播的排头兵,未来将加强与地方电台和各部委的合作,在灾难频发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地区也将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云南广播电视台台长覃信刚介绍,应急广播体系四级联动机制,也就是中央、省、地市、县覆盖全国的四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可以更便于调配资源,地方台通过和中央台配合,也能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覃信刚:作为省级电台,我们准备和中央台联合在云南台设置一个应急广播的培训基地,构建省应急广播的中心;联动市、县级电台打造云南省的广播应急中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李跃介绍,我国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移动在全国设置了超过1500个超级基站,这些基站地震震不垮,洪水冲不倒,对灾区的通讯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移动也在试验使用飞艇、热气球,甚至直升机、无人机建立受灾区域的高空基站。李跃认为,抢险救灾过程中,广播和移动通信可以有很多结合点:

  李跃:如果我们双方结合起来,早点发现灾难源,通知大家早点避险,我想对人的生命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这个会议,我也希望把国内的应急广播、应急救助体系,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也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

  亚广联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亚广联和中国广播一直亲密合作,在应急广播领域中国的同行们做了非常杰出的工作,我们也和中方在进行一些项目上的合作。事实上中国应急灾害处理,已经走在了亚太地区的前列。

  在首届中国应急广播大会上,同时发布了《中国应急广播发展共同宣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应急广播要树立全媒体意识,体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强化合作意识,与各界同仁并肩作战,开拓进取。中央台副总编辑姜海清说,应急广播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今天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

  姜海清: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应该建立应急资源的储备库,包括人才、专家、设备、内容的储备库。一旦突发公共事件来临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调动这样的资源。我们也可以给地方台提出一些标准和资源上的支持。

编辑:刘梦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