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12日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名列其中。五处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国家公园的设立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我国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重要文件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的牵头下通过专家论证。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副院长、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接受了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的独家采访,回应了若干公众关切的问题。

 

《新闻有观点》:国家公园和我们所熟知的自然保护区有什么区别?

唐小平:我国的国家公园由国家主导批准设立与管理,以保护“大尺度”的海域或陆域、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国家公园管理层级较自然保护区更高,其自然资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而保护区是归省市县不同级别政府管理。在保护对象上,国家公园对自然生态系统作“完整性”的保护,而自然保护区的侧重点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新闻有观点》:您参与起草、论证了《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在《规范》起草阶段,有怎样的蓝图参照?

唐小平: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提到了国家公园的三大理念,为标准提供了重要参照。第一个理念是“生态保护第一”,即要始终突出对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严格保护。第二个理念是“国家代表性”,也就是国家公园需要拥有一定的国民认同,要以国家利益为主导,能彰显中华文明。第三个理念是“全民公益性”,国家公园要为公众提供亲近、体验、了解自然的机会,激发大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我们借鉴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参考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自然保护区分类的指南。

《新闻有观点》:在标准起草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讨论?参与各方是否围绕某些议题产生过争议?

唐小平:国家公园对于我国来说非常新鲜,要起草它的标准确实比较艰难。最后通过的《国家公园设立规范》中,列明了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三方面的九项准入指标,划分了若干生态地理分区。

最大的争议是围绕国家公园的面积门槛产生的。最初有“最小500平方公里”,或东部西部设定不同数字等提议,最后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差异过大,取消了这一具体数字的设定。只要能够确保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完整,物种能健康繁殖即可,例如位于浙江省开化县的钱江源仅有252平方公里,其仍具备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也列入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新闻有观点》:首批已公布的五处国家公园将要面临怎样的新工作?

唐小平:第一批国家公园非常重要,它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工作起着引领的作用,需要高质量的建设,包括在园区内增设管护站和野外监测设施,并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另一方面,国家公园全民共享,需要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让大家更好地亲近自然。对于园区内生活的原住民而言,在管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他们的损失,及时做到生态补偿。

《新闻有观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公园名单的发布是否已提上日程?

唐小平: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要求,研究编制一项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的方案。首批国家公园并未完整涵盖我国所有典型的自然地理或生态单元,缺乏干旱区、半干旱区、海洋、河口、淡水湖泊的代表。因此,此后的名单将很快到来。

《新闻有观点》:对于旅行者而言,国家公园将如何开放?

唐小平: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以外,还发挥着提供自然环境教育的功能,且因其具有公共服务性的属性,进入的成本也可能是比较低的。但考虑到人流量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国家公园旅游将不会采取大众观光、收取门票的传统模式,而是或将采取预约制,减少人员流动,在不逾越其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监制:郭静

记者:王娴

编辑:曹博 王一夏 娜孜叶 刘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