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由中国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减灾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其中,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

地震的预警如何做到?时间还可能提前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

记者:很多四川网友表示,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已经提前收到了预警。这个预警从哪里发出来的?

王暾:地震预警实际上是物联网在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提前安装了监测传感器,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快的原理,能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做出预警。比如今天凌晨,泸县地震发生的第4秒钟,预警系统就通过电视、手机向民众发出了警报。离震中的距离不同,所收到的预警时间也会不同。

记者:离震中更远的地方,所收到的预警时间反而更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暾:地震的预警时间,是地震波的波及时间减去地震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而响应时间是固定的。距离震中越远的区域,地震波的波及时间越长,也就导致预警时间越长。

记者:中国地震预警网是什么样的机制?是您刚才所说的物联网吗?

王暾:中国地震预警网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于去年签约共建。在这之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于2010年开始,已经与市县的地震部门和应急部门建成大陆地震预警网,这是中国地震预警网的基础。大陆地震预警网已经预警了64次地震,比如两年前四川长宁的6级地震,去年7月唐山发生的5.1级地震等。

记者:您觉得中国地震预警网的预警机制越来越成熟了吗?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王暾: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体现在预警技术越来越稳定可靠,其次,预警信息的传递线路越来越广泛,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同时,地震预警科普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更多的民众知道了地震预警是怎么回事,收到预警该怎么办,防震应急意识逐渐提高。除此之外,地震预警的普及和应用带动了中国多灾种预警科技的进步,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自然灾害。

记者: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道路上,您认为还需要克服什么?如何才能让它真正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王暾:首先,要积极推进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理念。其次,要建立灾害预警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实现良好的多灾种预警及灾害监测能力。此外,要优化部门职责管理机制,集约化、共享化地建立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记者:当我们在手机、电视或广播等终端收到地震预警,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王暾:收到预警之后,首先要判断地震的强度。当预警声音里面含有“滴滴”声的时候,比如“10-滴滴”“9-滴滴”“8-滴滴”。这种情况下,地震可能有一定破坏性,必须立即避险或者逃生。而当预警声音是“10-滴”“9-滴”“8-滴”,只有一声“滴”的时候,地震可能会带来强烈晃动,但是几乎没有破坏性。当预警倒计时声音是“10、9、8、7”的时候,可能会有轻微晃动。无论如何,平时需要多了解科普常识,在地震预警的时候做到秒级反应,及时避险。

记者:地震传感器的设置在我国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现在覆盖范围有多大?

王暾:地震传感器在中国地震预警网的覆盖面积大概在230万平方公里到2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6.6%。主要覆盖区域是人员密集的地震区,目前覆盖面积正在扩大。今年6月份与小米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可以实现地震预警监测的手机中的传感器,这种新科技很快就会正式推出。

记者:有网友表示预警的时间很短,来不及做出特别迅速的反应,将来地震预警的时长有没有可能变长?

王暾:因为地震预警的原理就是地震波波及的时间减去系统响应时间,在波及时间固定的情况下,只能优化系统的响应时间。未来如果利用手机中的传感器实现地震预警,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就会大大减少,所以再优化两三秒是有可能的,但这也是极限了。

记者:所以大家应该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意识,培养地震应急习惯。

王暾:是的,由于四川地震比较频繁,四川民众对地震应急的意识都比较高,很多民众已经形成了这方面应对经验。但是,灾害应对需要持续的科普,因为从大概率上来讲,像四川、云南这些地方总会有破坏性地震,民众需要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监制:郭静

记者:王娴 刘涛

编辑:刘红伟 温宇馨 刘晓琛 娜孜叶